[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生物制品中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6128.5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1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范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良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5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15613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生物制品 中异嗜性 小鼠 白血病病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生物制品中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的方法,以待检测生物制品中的RNA为RNA模板,采用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和标记有荧光基团的探针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采集荧光信号以确定所述待检测生物制品中的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的含量,其中,所述上游引物的序列为cccttaaagataagattaaccc;所述下游引物的序列为ctctccaagtaacattgaag;所述探针的序列为cgttgtaccgaggctcctgc。采用本发明的引物探针对待检测生物制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具有简单快速,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准确性好,特异性强,回收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试剂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生物制品中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生物制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生产工艺要具有一定的去除或灭活部分病毒的能力,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去除或灭活病毒的方法,而逆转录病毒是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评价的一类重要病毒,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作为逆转录病毒的标志病毒,对其进行检测的方法是安全性评价中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检测方法如细胞实验、动物抗体产生实验,方法复杂,耗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快速的检测生物制品中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生物制品中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的方法,以待检测生物制品中的RNA为RNA模板,采用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和标记有荧光基团的探针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采集荧光信号以确定所述待检测生物制品中的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的含量;其中,
所述上游引物的序列为cccttaaagataagattaaccc,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的序列,优选具有至少85%的同源性,进一步优选具有至少90%的同源性,更优选具有至少95%的同源性;
所述下游引物的序列为ctctccaagtaacattgaag,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的序列,优选具有至少85%的同源性,进一步优选具有至少90%的同源性,更优选具有至少95%的同源性;
所述探针的序列为cgttgtaccgaggctcctgc,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源性的序列,优选具有至少85%的同源性,进一步优选具有至少90%的同源性,更优选具有至少95%的同源性。
优选地,所述上游引物的长度、所述下游引物的长度、所述探针的长度独立地为20~22bp。
优选地,所述上游引物的GC含量为30~40%,优选为36.36%。
优选地,所述下游引物的GC含量为35~45%,优选为40.00%。
优选地,所述探针的GC含量为60~70%,优选为65.00%。
其中,GC含量是指在DNA的4种碱基中,鸟嘌呤和胞嘧啶所占的比率。
优选地,所述上游引物的Tm值为59.99~60.1℃,进一步优选为60℃。
优选地,所述下游引物的Tm值为59.6~59.8℃,进一步优选为59.7℃。
优选地,所述探针的Tm值为69~72℃,进一步优选为70.4℃。
优选地,所述探针的序列的5’端修饰有荧光报告基团,3’端修饰有荧光淬灭基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荧光报告基团为FAM;所述的荧光淬灭基团为TAMRA或BHQ。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良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良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1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