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乐器用提高铜合金结晶温度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1922.0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念培;何良荣;甘昌军;赵军;狄风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3 | 分类号: | B22D11/103;B22D11/11;B22D11/114;B22D11/119;F01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乐器 提高 铜合金 结晶 温度 装置 | ||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乐器用提高铜合金结晶温度的装置,包括炉体,炉体一侧设有引铸口,用于导出引铸炉体内熔融的铜物料,设置有感应加热器,感应加热器内设有溶沟,通过感应加热器以在溶沟内感生电动势和次级电流,实现加热熔融,引铸口和溶沟之间固定连通有引流筒,通过溶沟和引流筒对炉体内铜物料进行热传导以预熔融,通过引流槽以向溶沟内引入熔融的铜物料并进一步预热,感应加热器和溶沟的延伸方向朝向引铸口,引流筒内设有引流螺杆,并可通过电机以驱动引流螺杆轴向转动,以通过引流螺杆螺旋剪切物料的同时以可直接朝向引铸口处引铸结晶,从而通过直接、高效的热传导,以利于在引铸口处形成较高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铜合金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乐器用提高铜合金结晶温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音,故其中弦线的作用至关重要,乐器弦线的材质主要有黄铜合金、高镍白铜合金、锡磷青铜合金等,其中,高镍白铜合金作为一种三元合金铜,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性能,不易发热、较高的弹性等特点,使用该合金制作的乐器弦线音色宏亮、温润,由此被广泛应用,而由于高镍白铜合金中含有的铜、镍金属的熔点较高,由此如何获得较高的结晶温度以保证均匀高效熔铸结晶质量成了长期存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现有技术中用于熔铸的熔铜炉,通过炉体底部设置有加热器,以加热熔化金属,并通过热交换迅速传递给整个炉子,再通过引铸熔融的金属物料,以形成连续的铜合金铸杆,但通过底部的加热器加热并向上热交换,加热效率较低,以致高温均匀的熔融需耗费较长时间,且在引铸处由于温度损耗,易致达不到均匀高效熔铸的温度要求,以致影响引铸结晶的质量,对此,常常需要进一步提高加热器的加热温度,或降低引铸的速度以进一步增加熔铸时间,但满足结晶质量的同时显然增加了加热器的功耗损失或引铸的产能,从而不利于量产中的节能提效,从而不利于熔炼结晶的成本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乐器用提高铜合金结晶温度的装置,以实现不牺牲加热功耗或引铸产能的同时,可有效提升铜合金引铸结晶温度,以利于均匀高效熔铸的功能。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乐器用提高铜合金结晶温度的装置,包括:
炉体;
引铸口,设于炉体一侧,用于导出引铸炉体内的铜物料;
感应加热器,设于炉体相对于引铸口的另一侧,感应加热器内设有溶沟,溶沟一端延伸入炉体内,用以加热熔炼铜物料,且感应加热器和溶沟的延伸方向朝向引铸口;
引流筒,设于炉体内,引流筒固定连通于引铸口和溶沟之间;
引流槽,设于感应加热器内,引流槽一端连通于溶沟,另一端向上贯穿入炉体内,以可通过引流槽向溶沟内引流铜物料;
引流螺杆,设于引流筒内,引流螺杆一端延伸入溶沟内,并沿轴向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向外贯穿出感应加热器;
电机,和连接轴穿出感应加热器的一端机械连接,电机通过连接轴以可驱动引流螺杆轴向转动,以可朝向引铸口推动引流铜物料。
优选地,感应加热器设于炉体相对于引铸口的另一侧的下端。
优选地,炉体连接于感应加热器的端面处设为斜切面,感应加热器贴合斜切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引流筒侧壁上沿周向一周开设有环形通槽,环形通槽上沿周向一周卡接有转环,转环外侧壁上沿径向固定有搅拌叶,转环内侧壁和引流螺杆侧壁之间沿径向方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以通过引流螺杆轴向转动可带动转环同轴转动。
优选地,搅拌叶设计为螺旋状,且搅拌叶的螺旋方向和引流螺杆的螺旋方向相反。
优选地,对应设置的转环、连接杆数量不少于2组。
优选地,引流槽设置有不少于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1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