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炸花生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9966.X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4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富立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L5/10;A21B5/08;A23P20/13;B01F13/10;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韩燕燕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炸 花生 方法 | ||
1.一种油炸花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泡工序,将花生加入浸泡仓(12),浸泡至工艺时间后,浸泡仓(12)的出料口打开,花生落至浸泡输送带(111)上;
步骤二、烘干工序,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泡输送带(111)将花生向后输送,利用设在浸泡仓(12)后方的烘干单元(4)进行烘干,干燥完成的花生随浸泡输送带(111)输送至接料仓(15);
步骤三、油炸工序,利用负压吸附输送的方式将接料仓(15)内的花生输送至进料箱(213);先将冷油加入到油炸箱(21),再将进料箱(213)内的花生加入油炸箱(21)内,开启电源使加热器(22)工作,待温度达到工艺设定温度后,温度传感器(241)发送信号给动力系统(243),打开闸刀(242),热油和油炸完成的花生一起沿油炸出油口(211)流出;
步骤四、第一次沥油工序,所述步骤三中热油和油炸完成的花生流出后,落至沥油单元(3)中的沥油输送带(32)上,热油通过沥油槽口a(321)流入沥油油箱(31),油炸完成的花生沿沥油输送带(32)向后输送,完成第一次沥油;
步骤五、第二次沥油工序,所述步骤四中油炸完成的花生经过出料通道(34)落入后处理单元(5)的进料空间(100),利用后处理单元(5)中设置的环形导向架(55)中轨迹槽(551)的导向作用并配合导向连杆组件(552),使后处理单元(5)上的扇形料盘(54)上下转动从而带动花生上下抛洒,实现第二次沥油;
步骤六、调料添加工序,所述步骤五中的花生完成第二次沥油后,随扇形料盘(54)旋转至调料喷洒空间(200),利用调料喷洒单元(56)对花生进行调料喷洒,实现调料与花生的包裹,完成调料添加;
步骤七、出料工序,所述步骤六中的花生完成调料添加后,随扇形料盘(54)旋转至出料空间(300),花生随扇形料盘(54)的上下摆动经出料口a(534)实现出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炸花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空间(100)、调料喷洒空间(200)以及出料空间(300)为三个均布环设于环形支架(53)内部的扇形料盘(54)与环形支架(53)的侧壁之间形成三个相互独立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炸花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浸泡输送带(111)穿过所述烘干单元(4),所述烘干单元(4)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烘干油箱(41),所述烘干油箱(41)的进油口与所述沥油油箱(31)的出油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炸花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烘干工序包括两次烘干;首先由设在浸泡仓(12)后方的风扇(13),对花生进行第一次干燥处理;然后利用设在风扇(13)后方的烘干油箱(41)对花生进行第二次干燥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炸花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油箱(41)中的热油来自沥油油箱(31)内的热油,作为第二次干燥处理的热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炸花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出料通道(34)铰接设置在沥油单元(3)的一端,其一侧设有凸块(341);利用设在沥油输送带(32)的驱动部的一端的凸轮(35),带动出料通道(34)上下摆动,将花生均匀的洒在扇形料盘(54)上,防止花生堆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炸花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料盘(54)旋转的动力由所述后处理单元(5)中的驱动单元(52)提供,驱动单元(52)的传动轴(523)上自下而上依次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231)和第二连接块(5232),所述扇形料盘(5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5231)铰接设置,实现扇形料盘(54)随所述传动轴(523)同步旋转,利用第二连接块(5232)与弹性连接件(541)相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541)与所述扇形料盘(54)相连接,实现扇形料盘(54)在向上摆动过程的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富立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富立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99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变频器底座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故障预测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