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测量点建模的人体胸围腰围获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9574.3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7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葆华;庞善臣;董玉坤;张蕊;路洪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A41H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量 建模 人体 胸围 腰围 获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测量点建模的人体胸围腰围获取方法,本方法可以从人体正面和侧面图像中准确获取胸围腰围尺寸。本发明首先拍摄人体正面和侧面图像,然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从图像中提取测量点位置,基于测量点获取胸围、腰围的宽度、厚度、厚宽比,使用真实人体数据拟合人体部位厚宽比与椭球模型轴分割点位置的函数关系,最终基于人体部位厚度、宽度与分割点位置建立人体腰围胸围的数学模型获取尺寸。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比与传统的胸围、腰围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能减少尺寸测量的误差到2cm以内,并且在面对不同体型的人时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人体胸围腰围获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测量点建模的人体胸围腰围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测量技术经历了从手工量体向自动化量体,从接触式量体向非接触式量体发展的过程。无论采用何种测量方法,都依赖与身体部位高度相关的测量点。在互联网智能制造时代,随着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的提高,传统的基于手工测量的服装定制方法已无法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许多新型的服装定制模式应运而生,如网络服装定制、第三方平台定制、大规模服装定制、手机APP定制等,同时如何在线、异地、精确的获取人体尺寸成为了关键。
近年来,基于2D图像的人体尺寸获取方法因其便宜、快速广受关注,其根据人体部位的差异性,分别对基准点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获取人体尺寸。如使用椭圆模型与椭球模型对胸围、腰围等尺寸进行建模计算,这些方法对于不同体型的人使用相同的椭圆短半轴分割比例,不能满足对于特殊体型的精准尺寸测量,并且所建模型不能好的拟合体轮廓线,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
人体体型的差异性决定了椭圆模型的多样性,灵活的分割椭圆模型中的短半轴是建立模型的关键。人体部位厚宽比中存储了足够多的体型信息,通过拟合人体部位厚宽比与椭球模型中短半轴分割点位置的函数关系,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基于基准点从图像中测量腰围胸围时建模不精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测量点建模的人体胸围腰围获取方法。本发明利用人体部位厚宽比中存储的体型信息,修正椭球模型中轴分割点的位置,通过建立分割点位置与人体部位厚宽比的联系,建立精确椭球模型,从而减少了胸围腰围的测量误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测量点建模的人体胸围腰围获取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A、对人体不同视角进行拍摄,取正面和侧面两个视角的照片。
B、基于关键点识别算法获取图像上的测量点。
C、基于测量点获取人体部位厚度、宽度、厚宽比。
D、使用真实人体数据拟合人体部位厚宽比与椭球模型轴分割点位置函数关系。
E、基于人体部位厚度、宽度与分割点位置建立人体腰围胸围的数学模型获取尺寸。
部分A中,所述的对人体不同视角进行拍摄,取正面和侧面两个视角的照片是指:人体正对摄像机拍摄一张照片后,旋转90度拍摄正侧面照片。完成后上传后台,判断是否符合像素要求,如不符合,则重新拍摄。
部分B中,所述的基于关键点识别算法获取图像上的测量点是指: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人体正面与侧面图像上的腰围胸围测量点,共8个测量点。
部分C中,所述的基于测量点获取人体部位厚度、宽度、厚宽比是指:在正面图像中基于测量点获取胸宽、腰宽;在侧面图像中基于测量点获取胸厚、腰厚。同时计算胸围腰围的厚宽比。
部分D中,所述的基于真实人体数据拟合人体部位厚宽比与椭球模型轴分割点位置函数关系是指:通过已知人体尺寸与人体图像,获取其厚宽比,并通过椭球模型计算公式计算出其轴分割点位置。通过多元函数拟合建立厚宽比与轴分割点的函数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9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