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乙烯泡沫粒固废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9546.1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9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华;覃向阳;曾智;罗伟;苏欢;李文菁;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28/14;C04B111/40;C04B111/52 |
| 代理公司: | 湖南乔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2 | 代理人: | 安曼 |
| 地址: | 4111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乙烯 泡沫 粒固废 混凝土 砌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乙烯泡沫粒固废混凝土砌块,所述混凝土砌块选取胶凝材料、外加剂以及水采用免蒸压工艺制得,所述胶凝材料原材料选自聚苯乙烯颗粒、钢渣微粉、矿渣微粉、水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聚苯乙烯固废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是先通过聚苯乙烯泡沫粒和PO42.5硅酸盐水泥制成聚苯乙烯水泥粒,再将其加入其他胶凝材料、外加剂和水混合而得的浆料中,所得浆体浇筑成型后养护得到成品砌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合理有效的利用了工业固体废料,还能制造出保温性、抗噪性、防吸水性、抗折性较好的混凝土砌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砌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苯乙烯泡沫粒固废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每年产钢3~4亿吨,冶炼废渣产生14000多万吨(其中钢渣约为5000多万吨,高炉矿渣约9000多万吨),加上历年累积,钢渣总贮存量为2亿吨,占地3万亩,这些露天储存的冶炼废渣堆存侵占土地,污染毒化土壤、水体和大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造成明显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据估算以每吨冶炼废渣堆存的经济损失14.25元计,每年造成经济损失大概30亿元。所以,冶炼废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焦点,也是我们推进循环经济的中心内容之一。但我国钢渣综合利用与工业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一方面阻碍我国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与国家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战略极不相适应。而我国目前钢渣的主要利用途径是在钢铁公司内部自行循环使用,代替石灰作溶剂,返回高炉或烧结炉内作为炼铁原料,也可用于公路路基、铁路路基以及作为水泥原料、改良土壤等因此,在绿色建筑节能领域却未得到相关应用。
中国专利申请CN101215135A公开了一种钢渣墙体砌块及其制作方法,该专利是钢渣矿渣作为细骨料和辅助胶凝材料使用,搭配水泥和石屑制备砌块制品,其优势在于使墙体砌块满足吃“废”功能,却未满足节能保温功能,不符合绿色建筑节能的主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苯乙烯泡沫粒固废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在免蒸压条件下制得抗压强度大、导热系数小的砌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苯乙烯泡沫粒固废混凝土砌块,所述混凝土砌块选取胶凝材料、外加剂以及水,采用免蒸压工艺制得,所述胶凝材料原材料选自钢渣微粉、矿渣微粉、水泥,所述水泥可以为硅酸盐水泥。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钢渣微粉的比表面积为450m2/g。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钢渣主要矿物组成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钙镁橄榄石、钙镁蔷薇辉石、铁酸二钙、RO、游离石灰、镁、铁、锰的氧化物,其中RO为FeO、MgO、MnO形成的固熔体。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胶凝材料还包括石灰、脱硫石膏。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外加剂包括脂肪酸金属盐、水玻璃、硫酸钠、减水剂。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硫酸钠是纯度为99.9%的工业级硫酸钠。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水玻璃模数是1.2。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脂肪酸金属盐脂肪碳数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苯乙烯泡沫粒固废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是先通过聚苯乙烯泡沫粒和PO42.5硅酸盐水泥制成聚苯乙烯水泥粒,再将其加入其他胶凝材料、外加剂和水混合而得的浆料中,所得浆体浇筑成型后养护得到成品砌块。
上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选取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石灰、脱硫石膏、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减水剂、硫酸钠、水玻璃作为外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9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