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丝素蛋白检测的免疫传感器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67281.1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逸;徐城锋;黄诗莹;陈栩诗;王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30;G01N27/48;G01N33/543;G01N33/68;B82Y15/00;B82Y30/00;B82Y40/00;C01B32/19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蔡鼎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丝素 蛋白 检测 免疫 传感器 修饰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文物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丝素蛋白检测的免疫传感器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石墨烯和离子液体制备成GO‑IL复合材料,再制备出金纳米颗粒,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将GO‑IL和AuNPs滴涂在电极表面,从而形成稳定的修饰电极,该电机对丝素蛋白具有出色的检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物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丝素蛋白检测的免疫传感器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蚕丝主要由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组成,在织造前通常采用脱胶缫丝技术除去丝胶蛋白,因此丝织品的主要成分为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古代丝绸经历漫长的岁月洗礼,甚至长期处于封闭、潮湿、细菌丛生的环境中,极易受到温度、湿度、紫外线、氧气、pH值和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发生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的变化。因此,大量出土的丝绸文物都失去了原有的形貌和光泽,黄化、脆化、碳化等病害现象广泛存在,有的甚至已经失去实体面貌,降解为肽段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而且,年代越早的蚕丝越难寻觅,致使我们难以获取更多的实物证据来探寻丝绸的起源。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过传感元件把某种化学物质浓度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的传感器,常应用于检测样品中超微量目标分析物,较其它生物传感器具有更高的专一性和选择性。同时,由于它可以偶联各种电分析技术,如溶出伏安法、脉冲伏安法等,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末端修饰有电化学活性物质的抗体会被固定在电极表面,随后与溶液中抗原发生免疫反应,结合生成的免疫复合物因其低电导率,会引起电信号的下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过过程监控实现对样品的超灵敏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丝素蛋白检测的免疫传感器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石墨烯和离子液体制备成GO-IL复合材料,再制备出金纳米颗粒,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将GO-IL和AuNPs滴涂在电极表面,从而形成稳定的修饰电极,该电极对丝素蛋白具有出色的检测能力。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丝素蛋白检测的免疫传感器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将石墨粉和高锰酸钾分别加入到浓硫酸中,两者混合后超声分散,将其置于水浴中搅拌,再将其加入到水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随后离心,向离心所得固体混合物加水混合,随后在细胞粉碎仪中超声,离心处理,取上层黑色液体,得到GO悬浮液。
用细胞粉碎仪超声处理,可以得到尺寸更小的GO悬浮液,有利于GO的分散,得到尺寸更为均匀的GO。
步骤2:含醛基的离子液体的制备:在室温下以恒定搅拌速率将1,8二溴辛烷滴加至乙腈中,随后逐滴滴加4-吡啶甲醛;将混合均匀后所得混合物在惰性环境中搅拌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收集产物并离心处理,用乙腈洗涤,干燥后得到含醛基的离子液体。
用乙腈洗涤,干燥后可以得到更为纯净的离子液体,离子液体为棕色粘稠液体。
步骤3:GO-IL复合材料溶液的制备:取GO悬浮液,加入含醛基的离子液体,在细胞粉碎仪中超声处理,随后收集所得混合溶液,得到GO-IL复合材料溶液。
每1mL的GO悬浮液中,加入20mg的离子液体,可以得到最佳配比,能大幅度提高电化学信号响应。
步骤4:金纳米颗粒溶液的制备:量取氯金酸溶液置于容器中,在恒温水浴中边加热边搅拌,随后继续加热至沸腾,逐滴滴加柠檬酸三钠溶液,对容器封口后持续反应,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所得溶液为金纳米颗粒溶液。
通过柠檬酸酸钠还原法制备金纳米颗粒,将高价金还原成金纳米颗粒,方法简单,当溶液变成酒红色则证明金纳米颗粒合成成功。
步骤5:GO-IL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将玻碳电极置于麂皮上,加入纳米氧化铝和超纯水进行抛光打磨,随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处理,保证玻碳电极打磨干净;在玻碳电极表面滴加GO-IL复合材料溶液,干燥后得到GO-IL修饰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7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