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息化的铁路监测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6282.4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2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宇钒;刘声树;徐俊东;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B61L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卞静静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息化 铁路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化的铁路监测装置,包括:防震底座、射线探测组件、激光测距组件以及图像监测组件;射线探测组件包括射线探测座、射线探测头;激光测距组件包括激光测距座、第一连接杆、第一激光导向杆、第一激光测距头、第二激光导向杆、第二激光测距头以及可伸缩辅助支杆;图像监测组件包括可伸缩图像监测座,图像监测柜、第二连接杆、数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呈放射状向钢轨延伸设置,以保证相邻摄像头所拍摄图像的重叠部分长度是整个拍摄图像长度的1/n,摄像头的最低端不影响列车的正常通行。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铁路轨距变化、钢轨与钢轨焊接点的情况以及线路上的瑕疵,并对其进行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化的铁路监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建设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也居于交通体系中的骨干地位,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铁路监测和维护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铁路监测的效率和准确率也需要不断提高,尤其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今天,列车已经能通过车载计算机的控制可以在无人干预或较少人工干预的前提下实现自动启动、运行和停车,并能自动判别及遵守来自固定设施、邻近车辆的约束。而铁路的监测绝大部分还依靠人工,不利于铁路信息化建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化的铁路监测装置和方法,其能够实时监测铁路钢轨之间的距离变化、钢轨与钢轨焊接点的情况以及钢轨上的瑕疵,并对其进行预警。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化的铁路监测装置,包括:
防震底座,其设置在钢轨的外侧,且正对着两节钢轨的焊接处;所述防震底座的高度不高于钢轨轨枕所在水平面;
射线探测组件,其设置在所述防震底座上,包括射线探测座、射线探测头;所述射线探测座面向钢轨的一侧开设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竖直滑杆;所述竖直滑杆上设有滑块,所述射线探测头设置在所述滑块上,且所述射线探测头射线照射方向正对着两节钢轨的焊接处;
激光测距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射线探测座上,包括激光测距座、第一连接杆、第一激光导向杆、第一激光测距头、第二激光导向杆、第二激光测距头以及可伸缩辅助支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连接于所述激光测距座的上部,并向钢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激光导向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并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激光测距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激光导向杆的自由端且所述第一激光测距头的测试点位于远离所述铁路监测装置的一侧钢轨上,所述第一激光测距头与所述钢轨的距离不低于列车运行时所需的安全距离;所述第二激光导向杆一端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并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激光测距头连接于所述第二激光导向杆的自由端且所述第二激光测距头的测试点位于靠近所述铁路监测装置的一侧钢轨上;所述可伸缩辅助支杆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激光导向杆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激光测距座下部;
图像监测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激光测距座上,包括可伸缩图像监测座,图像监测柜、第二连接杆、数个摄像头导向杆以及连接在摄像头导向杆自由端的摄像头;所述图像监测柜设置在所述可伸缩图像监测座上,所述图像监测柜内设有图像监测系统,所述图像监测系统用于采集监测线路上的图像、分析监测线路上的瑕疵以及对线路上的瑕疵进行存储、记录和预警;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连接于所述图像监测柜的上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处设有多条呈放射状向钢轨延伸设置的摄像头导向杆,以保证相邻摄像头所拍摄图像的重叠部分长度是整个拍摄图像长度的1/n,其中n大于等于2,所述摄像头的最低端不影响列车的正常通行。
优选的是,所述摄像头上设有补光灯。
优选的是,所述图像监测系统包括:
图像筛选模块,用于对所述摄像头所采集的携带地理位置信息的拍摄图像进行筛选,筛选出无列车行驶的图像,并按照时间间隔不同存储在自动生成的相应时间间隔存储段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6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烧写加载FPGA和DSP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舒缓肌肉不适的按摩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