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割台对地面姿态的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64596.0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程睿;吴泽全;蔡晓华;李源源;东忠阁;刘立强;刘俊杰;杨存志;赵毅;赵尔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王恒 |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地面 姿态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牧草收获机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检测割台对地面姿态的试验装置,包括模拟台面、侧座、挡杆II、地轮、地轮杆、弹簧座和倾角传感器II,本发明可以检测割台对地面姿态。所述模拟台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座,两个弹簧座的中部分别铰接在两个侧座的外侧,两个地轮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地轮,两个侧座的外侧后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杆II,两个侧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座,两个弹簧座上均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I,两个拉伸弹簧I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地轮杆的上部,两个地轮杆与两个侧座的铰接位置均设置有倾角传感器II。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牧草收获机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检测割台对地面姿态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草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饲草饲料的生产和供给水平的提高。大力开发和利用饲草资源,是我国新形势下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粮经饲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我国的苜蓿收获机械化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同类机具相比存在自动化、数字化、机电液一体化程度不高,技术性能不稳定,可靠性差等问题。进一步加快苜蓿收获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的智能化发展,对实现优质饲草料的均衡供应和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苜蓿的收获过程包括切割、压扁、集条等作业环节。其中切割过程中的苜蓿割茬高度会对后续生长的苜蓿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均匀一致的割茬高度可使后续生长的苜蓿具有更好的品质。确保苜蓿割茬的均匀一致性可通过调整作业过程中割台对地平行度及对地高度的方式来实现。目前国内相关苜蓿收获机械多通过作业前调节、固定好割台的方式来确保苜蓿割茬高度,但这样的操作并不能使割台具备随地仿形、自动调节作业姿态的能力,割台仍会在收获作业过程中随地面起伏,进而导致产生割茬高度不均匀的问题。小型窄幅苜蓿收获机械受此影响还相对较小,但对于割幅较宽的大型苜蓿收获机械影响就略显严重。以割台宽度5m为例,当割台与地面存在1°的夹角时,割台左右两侧端点处的苜蓿割茬高度差就会达到87mm。如果割茬基准高度处于割台中心,则两端割茬高度偏离设定高度达43mm左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作业机具在遇到地面起伏的情况下,割台能够自动调整作业姿态,随时保持与地面平行,割台对地高度通过不断调整始终保持在设定高度,设计一种检测割台对地面姿态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割台对地面姿态的试验装置,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检测割台对地面姿态。
本发明涉及牧草收获机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检测割台对地面姿态的试验装置,包括模拟台面、侧座、挡杆II、地轮、地轮杆、弹簧座和倾角传感器II,本发明可以检测割台对地面姿态。
所述模拟台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座,两个弹簧座的中部分别铰接在两个侧座的外侧,两个地轮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地轮,两个侧座的外侧后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杆II,两个侧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座,两个弹簧座上均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I,两个拉伸弹簧I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地轮杆的上部,两个地轮杆与两个侧座的铰接位置均设置有倾角传感器II。
所述检测割台对地面姿态的试验装置还包括测距传感器和水平角度传感器,模拟台面的上侧中部设置有水平角度传感器,模拟台面的前侧从左至右设置有多个测距传感器。
所述检测割台对地面姿态的试验装置还包括双轴电机、凸片、螺杆、伸缩臂、凸轴和滑套,模拟台面的上侧后部固定连接有凸片,凸片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左右两端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螺杆,两个侧座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臂,两个伸缩臂的内端均固定连接有凸轴,两个滑套在左右方向上分别滑动连接在模拟台面的左右两部,两个螺杆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滑套相配合,两个凸轴分别设置在两个滑套的前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4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