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血脂甜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161827.2 申请日: 2020-10-27
公开(公告)号: CN112120204A 公开(公告)日: 2020-12-25
发明(设计)人: 李伟;黄华学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27/30 分类号: A23L27/30;A23L33/105;A23L33/21;A23L33/19;A23L33/185;A61K47/26;A61K47/36;A61K47/42;A61K47/46;A61K8/34;A61K8/64;A61K8/73;A61K8/9789;A61K8/60
代理公司: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代理人: 艾变开
地址: 410205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血脂 甜味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降血脂甜味组合物,包括填充型甜味剂、膳食纤维、蛋白粉、蔗糖替代物、罗汉果提取物和青钱柳提取物。一方面罗汉果甜苷V的存在能够有效抑制青钱柳提取物的不良口感,另一方面罗汉果提取物的存在还能提升青钱柳提取物本申请降低血脂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甜味组合物选用的原料来源于天然植物或微生物发酵,不含化学合成品,绿色、环保、安全,无毒副作用,可替代蔗糖,又不会带来因蔗糖而引起的血糖升高、肥胖、龋齿等不良后果。不仅能提供良好的甜度和甜感,保持了各成分良好的风味和生理作用,还具有代糖、糖尿病人专用糖、抗肥胖剂和抗“三高”保健食品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甜味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降血脂甜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一种食品添加剂,而且是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一种食品添加剂。根据甜味剂的性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化学合成甜味剂,如糖精、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纽甜等。第二类为天然甜味剂,如甘草甜素、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和甜茶苷等。第三类为功能性甜味剂,如糖醇类、低聚糖类等。由于各类甜味剂单体都不能同时满足安全、口感、工艺、成本四项要求,都存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的缺点,但是通过复配,可以弥补相互的缺点、发挥彼此的优势,因此复配甜味剂应运而生。

由于每一种甜味剂的口感、质感与蔗糖都有区别,且用量大时往往产生不良风味和后味,用复配甜味剂就可以克服这些不良之处。甜味剂经复配后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可以消除苦味涩味,同时也提高甜度。利用两种以上单体甜味剂和其他物质产生增效作用,提高甜度,矫正和提升口感风味。

高倍甜味剂在甜度、口感及稳定性方面各有优缺点,通常采用复配的方式使用,可以相补相称,其优点是可以改善口感和风味,减少后味、改善甜度,减少甜味剂的使用量,提高经济效益。随着近年来社会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控制营养过剩,减少高脂、高糖、高盐的健康理念进一步引起重视,低热量复配甜味剂将迎来快速的发展。

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甜味物或甜味剂的要求,从最开始“单纯的甜”上升到“放心的甜”,目前已逐渐升华到了“健康的甜”。但是目前复配甜味剂或甜味组合物仅仅注重了“零蔗糖”、“零热量”,绝大多数都忽略了消费者日益提升的营养、保健需求。

CN106659203A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甜味剂,主要含有阿洛酮糖和至少一种甜菊醇糖苷。

CN107995845A公开了含莱鲍迪甙D的甜味组合物,主要包含莱鲍迪甙D和作为载体的右旋糖、D-阿洛酮糖、果糖、异麦芽糖、赤藓糖醇、氢化异麦芽酮糖、氢化淀粉水解物、乳糖醇、麦芽糖醇、甘露醇、聚右旋糖、山梨醇、蔗糖、海藻糖、木糖醇以及它们的组合物。

CN105338827A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和食物,包含D-阿洛酮糖和赤藓糖醇以及甜叶菊甙A、甜叶菊甙B、甜叶菊甙C、甜叶菊甙D、甜叶菊甙E、甜叶菊甙M、蔗糖、莫那甜、索马甜、莫内林、布拉齐因、L-丙氨酸、甘氨酸、罗汉果、罗汉果甙、hernandulcin、叶甜素、三叶甙中至少一种成分。

CN103906437A公开了一种甜味组合物,用于减轻糖尿病,所述甜味组合物含有D-阿洛酮糖以及可缓慢消化多糖或抗消化多糖作为活性成分,还包括高强度甜味剂。所述可缓慢消化多糖或所述抗消化多糖包括从由巴拉金糖、海藻糖、抗消化麦芽糊精以及寡糖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多糖;所述高强度甜味剂包括从由甜菊糖苷、三氯蔗糖、阿司帕坦、罗汉果提取物、甘草提取物、索马甜以及龙舌兰糖浆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高强度甜味剂。

上述公开文件中的甜味剂和甜味组合物,除了“甜”的作用,普遍没有营养、保健的功效,或者只是有限的对血糖有所抑制,没有其余的保健功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1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