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61584.2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6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曲林林;杨振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08;G01N30/72;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林艳 |
| 地址: | 266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肝脏 组织 含量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生物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向生物肝脏组织中加入异丙醇和乙腈的第一混合溶剂,进行匀浆处理,得到匀浆液;对所述匀浆液进行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作为第一萃取液;
S2、向步骤S1得到的所述第一萃取液中加入正己烷和醋酸乙酯的第二混合溶剂,再加入醋酸水溶液,充分涡旋后进行二次萃取,取上层清液作为第二萃取液;
S3、将负载有银离子的硅胶作为填料,利用含有所述填料的固相萃取柱对步骤S2得到的所述第二萃取液进行固相萃取,在所述固相萃取过程中以1-己烯作为洗脱液进行洗脱,得到脂质提取液;
S4、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步骤S3得到的所述脂质提取液进行检测,得到生物肝脏组织中各类脂质的含量;
在步骤S3中,所述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将硅胶颗粒加入盐酸溶液中,在90~100℃下充分混合14~16h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活化的硅胶;
S32、将甲基咪唑和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乙腈溶液中,在100~110℃下反应16~20h后,再加入六氟磷酸钾,继续反应24~28h后,过滤并收集滤液;
S33、将步骤S32得到的所述滤液与甲苯混合后,再加入步骤S31得到的所述活化的硅胶,在100~110℃下反应22~26h,并将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功能化的硅胶;
S34、将步骤S33得到的所述功能化的硅胶加入四氟硼酸银的丙酮溶液中,在避光条件下充分混合8~10h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负载银离子的硅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3中,所述滤液与所述活化的硅胶的质量比为(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4中,所述四氟硼酸银的丙酮溶液中的银离子浓度为0.1~0.5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固相萃取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二萃取液加入含有所述填料的固相萃取柱中,待平衡后再以正己烷为淋洗剂进行淋洗,然后以1-己烯作为洗脱剂进行洗脱,并收集洗脱液,氮吹浓缩后即得到脂质提取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第一混合溶剂中异丙醇和乙腈的体积比为1:(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生物肝脏组织与所述第一混合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0mg:(4~6)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第二混合溶剂中正己烷和醋酸乙酯的体积比为(3~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第二混合溶剂与所述醋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所述醋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肝脏组织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萃取液与所述第二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15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