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植物免疫能力的新型高效肥料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9768.5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仁化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河北鸿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47 | 代理人: | 张永霞;杨雪 |
| 地址: | 0555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植物 免疫 能力 新型 高效 肥料 | ||
本发明涉及农用化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植物免疫能力的新型高效肥料。包括采用在复合肥料的生产过程中,添加三种功能性物质即:亚磷酸钾、聚合谷氨酸和多肽尿素,最终形成一个“肥药同效”的高利用率的特殊肥,采用亚磷酸钾、聚合谷氨酸和多肽尿素相互作用,实现了互相存进吸收的功能,提高了氮肥的吸收利用率,通过内吸性的传导作用,提高植物的免疫能力,使作物具有广谱抗病毒的能力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化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植物免疫能力的新型高效肥料。
背景技术
聚谷氨酸的作用原理:聚谷氨酸(γ-PGA)分子含有1,000个以上的超强亲水性羧酸基团(-COOH),能充分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从而改善黏重土壤的蓬松度及空隙度,改善砂质土壤的保肥与保水性能。聚谷氨酸具有极强的吸水保湿能力,最大的自然吸水倍数可达1108.4倍(比目前市售的聚丙烯酸盐类吸水树脂高1倍以上),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倍数为30-80倍。在干旱地区使用聚谷氨酸具有明显的抗旱促苗效应。
亚磷酸钾的作用原理:激活作物的主动防御机制,诱导作物免疫力提升作物自身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在柑橘的溃疡病、黄龙病,霜霉病的预防上具有特殊效果。在我国云南、赣南、广西等柑橘产区也大量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亚磷酸钾在叶面喷施或冲施后,立即激发杀菌抗病作用,随后会在外界的氧化环境条件下逐步变更为缓释型磷钾肥,肥料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传统农产品农药在使用后的较长时间内会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而普通复合化肥在使用时,存在肥料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植物免疫能力的新型高效肥料,采用在复合肥料的生产过程中,添加三种功能性物质即:亚磷酸钾、聚合谷氨酸和多肽尿素,最终形成一个“肥药同效”的高利用率的特殊肥,采用亚磷酸钾、聚合谷氨酸和多肽尿素相互作用,实现了互相存进吸收的功能,提高了氮肥的吸收利用率,通过内吸性的传导作用,提高植物的免疫能力,使作物具有广谱抗病毒的能力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化肥中成分包括聚谷氨酸、多肽尿素、亚磷酸钾、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聚谷氨酸、多肽尿素、亚磷酸钾、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重量比分量数为1-50:10-5000:60-900:200-4000:20-500。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聚谷氨酸、多肽尿素、亚磷酸钾、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重量份数比为20:1000:100:200:100。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聚谷氨酸、多肽尿素、亚磷酸钾、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重量份数比为30:2000:500:1500:200。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聚谷氨酸、多肽尿素、亚磷酸钾、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重量份数比为40:2000:200:1500:100。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有机物肥料为:厩肥、沤肥、沼气肥、天然矿物质肥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微量元素肥料为:硼肥、钼肥、锌肥、铜肥、锰肥、铁肥中的至少两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所添加的聚谷氨酸、亚磷酸钾和多肽尿素,能够弥补普通复合肥在使用时,由于没有互相促进效果,肥料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2、本发明所添加的聚谷氨酸与微量元素螯合吸附,弥补了传统复合肥营养成分单一且不利于吸收的问题;
3、本发明中所添加的有机肥料、聚谷氨酸与亚磷酸钾,提高了植物对于化肥的有效利用,而且减缓了肥料流失,通过内吸性的传导作用,提高植物的免疫能力,使作物具有广谱抗病毒的能力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仁化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仁化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9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