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茯苓多糖纳米佐剂及佐剂/抗原共递送疫苗的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9718.7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9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秦;于渤洋;窦相南;董晓筱;盛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A61K39/12;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海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7 | 代理人: | 郝彦东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氧化 石墨 茯苓 多糖 纳米 佐剂 抗原 递送 疫苗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材料的茯苓多糖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茯苓多糖纳米佐剂的载体材料为纳米氧化石墨烯,在纳米氧化石墨烯载体上连接茯苓多糖,形成基于氧化石墨烯材料的茯苓多糖纳米佐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材料的茯苓多糖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材料为纳米化处理的纳米级氧化石墨烯,该纳米氧化石墨烯粒径在1~100nm之间,分子量为5kDa~10kDa;所述的茯苓多糖的分子量为8kDa~15kDa,其组成单糖包括葡萄糖、甘露糖、岩藻糖、半乳糖等,其质量比依次为(2~3.5):(1~2):(0.3~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材料的茯苓多糖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石墨烯与茯苓多糖的质量比为1:2.5~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材料的茯苓多糖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茯苓多糖纳米佐剂的粒径为50nm~500nm,分子量为15kDa~45kDa。
5.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材料的茯苓多糖纳米佐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用无菌水溶解氧化石墨烯,超声2小时后冰浴超声30分钟,加入强碱,继续超声2小时;16,000g高速离心,收集上清液,即获得纳米化的氧化石墨烯载体溶液,该纳米氧化石墨烯载体溶液终浓度为0.1~10mg/mL;
(2)将上述(1)中的纳米氧化石墨烯溶液超声1小时,调节PH至9-10,加入环氧氯丙烷,通入氮气反应,在水浴40℃搅拌反应4小时后透析去除未反应环氧氯丙烷;
(3)将茯苓多糖溶液溶于上述(2)中的纳米氧化石墨烯溶液中,调节PH至9~10,42℃水浴3小时,离心收集即得包载纳米氧化石墨烯的茯苓多糖纳米佐剂。
6.一种佐剂/抗原共递送疫苗,所述的佐剂/抗原共递送疫苗包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茯苓多糖纳米佐剂,并负载病毒抗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佐剂/抗原共递送疫苗,所述病毒抗原包括:灭活病毒或重组蛋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佐剂/抗原共递送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佐剂/抗原共递送疫苗的抗原与茯苓多糖均与氧化石墨烯相连。
9.制备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佐剂/抗原共递送疫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包载纳米氧化石墨烯的茯苓多糖纳米佐剂溶液调PH至4.5~7.2,加入连接EDC(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Sulfo-NHS(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混合15min~1h,调PH至6~8,加入病毒抗原溶液,混合1~5小时,脱盐柱脱盐处理即得佐剂/抗原共递送疫苗;
EDC/Sulfo-NHS的摩尔比为1:2~10:1,病毒抗原溶液浓度为0.1~20mg/mL;EDC/氧化石墨烯浓度比为1:5~1:20,优选为1:10。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中所述的一种茯苓多糖纳米佐剂或由该佐剂形成的佐剂/抗原共递送疫苗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预防性及治疗性疫苗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97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