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制动主缸活塞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9281.7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潘松辉;潘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松辉 |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B29C45/78;B29B13/06;C08L67/02;C08K3/30 |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徐卫勇 |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动 活塞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动主缸活塞制备工艺,包括S1、备料:准备好塑料和有机填充剂;S2、混料:将塑料与有机填充剂按照一比零点一的比例混合;S3、烘干: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六十至七十摄氏度,烘干时间控制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S4、注射:将烘干的原料送入到注射机中,并控制升温至两百至两百二十摄氏度,注射时间控制在十到二十秒,高压零到五秒,冷却十到十五秒;S5、定型:将成型的零件放入到沸水中,时间控制在二十到三十分钟,随后取出室温下风干。采用塑料来制作汽车主缸活塞,对材料的利用率高,工艺简单,耐久性高,同时加工烘干效率高,整体的制备效率提升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制动主缸活塞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制动主缸是汽车制动系统中关键部件,主要作用是由踏板移动的位移推动主缸中的活塞进行移动,由此而产生液压,该液压又推动制动分泵进行运动而使制动蹄片扩张,靠蹄片与轮鼓的摩擦而使汽车产生制动,原始的制动主缸只有一个活塞,由此而驱动前、后轴的四个制动轮缸,当某一个轮缸漏油时,整个制动系统即失效,现有的活塞均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活塞虽然能适合主缸产品的要求,但存在诸多的不足,如金属的活塞制备其材料需要经过切断、粗车、精车、钻孔、攻丝、去毛刺、氧化、无心磨等工序,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下,切割钻孔过程中也造成材料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加工精度低还需要人工搬运,制备质量低下,由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效率高、制备质量好且烘干工序材料利用率高循环使用的汽车制动主缸活塞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制动主缸活塞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备料:准备好塑料和有机填充剂;
S2、混料:将塑料与有机填充剂按照一比零点一的比例混合;
S3、烘干: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六十至七十摄氏度,烘干时间控制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
S4、注射:将烘干的原料送入到注射机中,并控制升温至两百至两百二十摄氏度,注射时间控制在十到二十秒,高压零到五秒,冷却十到十五秒;
S5、定型:将成型的零件放入到沸水中,时间控制在二十到三十分钟,随后取出室温下风干。
优先为:所述塑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所述有机填充剂为二硫化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变形小强度高,收缩率低,作为主材料制作制动主缸避免了使用时变形收缩现象,有机填充剂为二硫化钼,用于增加活塞的滑动性,采用塑料来制作汽车主缸活塞,对材料的利用率高,工艺简单,能够一次注塑成型,且通过模具成型,尺寸稳定方便搬运,同时塑料相对金属的比重小,产品较轻,减轻了整车的重量,且塑料活塞在运行过程中不会擦伤缸体,可以提高制动主缸的使用寿命,耐久性高,同时加工烘干效率高,整体的制备效率提升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适于上述汽车制动主缸活塞制备工艺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包括带有密封门的箱体、烘干室、热风循环管道,所述烘干室和热风循环管道在箱体内,所述箱体、烘干室、热风循环管道之间的间隙部分为保温层,所述烘干室顶板和烘干室底板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内腔和下内腔,所述热风循环管道一端与下内腔连通,所述烘干室顶板和烘干室底板相对侧分布着若干分别与上内腔和下内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热风循环管道内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端通过循环风管与上内腔连通,所述烘干室内设有若干分隔板,若干分隔板分别架在烘干室内壁的固定块上,所述分隔板上分布着若干通气开孔,所述烘干室内壁上设有加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松辉,未经潘松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9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