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海参专用滚揉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5439.3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鹭强;赖丽清;岑万;邓良斌;陈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B08B9/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海参 专用 滚揉机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食海参专用滚揉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下方的底座,罐体包括内筒体和套设在内筒体外部的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一端封闭并连接有转轴,转轴的端部穿过外筒体侧壁延伸至外部并与减速电机连接,通过减速电机控制转轴带动内筒体转动;所述内筒体的另一端连通有物料口,物料口穿过外筒体侧壁延伸至外部并通过机械密封件连接有内筒体盖;所述外筒体顶端开口,且开口一侧铰接有外筒体盖,所述外筒体盖上设置有进液口、CIP清洗管口、充氮气口和对罐体内进行抽真空的真空口。本发明中的装置集滚揉、真空、氮气保护、CIP清洗、冷热处理等相关腌制工艺于一体,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食海参专用滚揉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多数海参需要二次处理才能食用,其中,干制海参的表面硬化十分严重,一整套水发工艺大约要花费一周的时间,处理步骤繁锁,而且在干参胀发过程中容易造成风味物质大量流失,丧失鲜参风味。而即食海参具有食用方便,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损失少的优点,不同口味的即食海参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即食海参的开发,可以使消费者食用海参化繁为简,有利于海参产品的推广。但是目前即食海参以预焖煮为主,很少有调味品种,其主要的技术难题在于海参入味难。
真空滚揉机是在真空状态下,利用物理冲击原理,让肉块或肉馅在滚筒内上下翻动,相互撞击、摔打,从而达到按摩、腌渍作用。此类装置可提高调味品进入肉品的速度,并大限度的保持肉内的水分,增强肉的结合力及弹性,提高产品的口感及断面效果,进而增加出品率。因此,将真空滚揉机应用在即食海参的预处理过程是十分适合的。
专利CN203353538U中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真空滚揉机,该装置通过在滚桶的内壁表面设有若干个凸起的包,在保持了滚揉效果的同时,增加了肉块、肉馅之间和肉块、肉馅与滚桶之间的翻滚效果,使其滚揉更均匀,滚揉效率增加。
专利CN205830946U中公开了一种可水循环清洗的海参真空滚揉机,该装置中安装有清洁装置,保证了滚揉槽的清洁与卫生。
专利CN106900820A中公开了一种真空滚揉机,该装置中通过双向水孔向空心夹层中注水,并且通过加热棒加热,使之滚筒受热均匀,保证了肉食品在滚揉机中受热均匀,便于肉食品更好的吸收调料。
上述专利虽然均能对相应的技术问题进行解决,但是一种设备无法同时具备多种功能,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滚揉入味、CIP清洗、冷热处理、真空和氮气保护于一体的即食海参专用揉捻机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梅花状内筒体的设置可以增加海参在翻转过程停留在内筒体壁上的时间,确保了海参与料液的充分有效接触,保证滚揉入味效果,而且气缸的增加,加快了出料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食海参专用滚揉机,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下方的底座,所述罐体包括内筒体和套设在内筒体外部的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横截面呈梅花状,其表面均布若干供外筒体内腌制液进入的漏液孔,所述内筒体的一端封闭并连接有转轴,转轴的端部穿过外筒体侧壁延伸至外部并与减速电机连接,通过减速电机控制转轴带动内筒体转动;所述内筒体的另一端连通有物料口,物料口穿过外筒体侧壁延伸至外部并通过机械密封件连接有内筒体盖;所述外筒体顶端开口,且开口一侧铰接有外筒体盖,所述外筒体盖上设置有进液口、CIP清洗管口、充氮气口和对罐体内进行抽真空的真空口。
其中,位于内筒体盖同侧的底座两侧均连接有竖直向上的支撑座,两支撑座朝向外筒体的一侧均垂直连接有固定轴,两固定轴对应插入外筒体内部并转动连接在外筒体两侧;位于减速电机同侧的外筒体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支耳,两支耳对称分布在外筒体两侧,位于两支耳下方的底座处均连接有竖直向上的支撑台,两支撑台上方均分别与对应的支耳抵接,进而对外筒体进行支撑;所述外筒体在支撑台与支撑座的支撑下保持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54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参会嘉宾证件分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发动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