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骨架、车厢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3250.0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5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娇;吴悠;徐晓刚;孟凡帅;林琳;杜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B61D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骨架 车厢 轨道 车辆 | ||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座椅骨架、车厢及轨道车辆。座椅骨架用于与轨道车辆车厢的侧墙相连接,座椅骨架用于沿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轨道车辆的车厢内,座椅骨架上设有多个用于连接座椅的座椅安装孔,侧墙包括沿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凸起部和第二平面,凸起部朝向车厢的内侧凸起,座椅骨架用于与凸起部相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座椅骨架连接在侧墙上的凸起部上,从而使得座椅骨架与侧墙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以避让内藏式车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座椅骨架与侧墙的连接问题且不会与车门产生干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座椅骨架、车厢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轨道车辆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在中短途城市轨道车辆上,为了提高车厢的载客量,一般在车厢内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两排相对的座椅,座椅骨架与车厢的侧墙及底架相连接,座椅沿车厢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车门,以便于乘客上下车。
但是,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方案,当车门采用内藏式车门(即车门朝向车厢内部开启)时,座椅骨架无法与车厢的侧墙直接连接,否则座椅骨架与车门会产生干涉,从而影响车门的正常开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座椅骨架、车厢及轨道车辆,主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当车门采用内藏式车门时,座椅骨架无法与车厢的侧墙直接连接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骨架,用于与轨道车辆车厢的侧墙相连接,所述座椅骨架用于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轨道车辆的车厢内,所述座椅骨架上设有多个用于连接座椅的座椅安装孔,所述侧墙包括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凸起部和第二平面,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车厢的内侧凸起,所述座椅骨架用于与所述凸起部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可选地,所述座椅骨架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侧墙相连接的第一固定孔,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座椅骨架的中部。
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可选地,所述座椅骨架还设有多个椅腿,所述椅腿用于与所述车厢的底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可选地,所述座椅骨架包括上骨架和下骨架,所述下骨架用于与所述底架相连接,所述上骨架位于所述下骨架背离所述底架的一侧,所述上骨架用于与所述侧墙相连接,所述上骨架和下骨架焊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可选地,所述上骨架包括上骨架本体、上折边和下折边,所述上折边设置在所述上骨架本体背离所述下骨架的一侧,所述下折边设置在所述上骨架本体朝向所述下骨架的一侧,所述上折边和下折边与所述上骨架本体一体成型,且所述上折边和下折边均朝向所述侧墙弯折。
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可选地,所述上骨架和下骨架之间设有多个焊接加强筋,所述焊接加强筋连接所述下骨架的一个侧面和所述下折边朝向所述下骨架的表面。
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可选地,所述上骨架上设有多个第一减重部,所述第一减重部的竖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重部包括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减重方孔、第二减重方孔和第三减重方孔,所述第二减重方孔设置在所述上骨架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部分,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减重方孔的上下两侧。
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可选地,所述上骨架上还设有多个攻丝板,所述攻丝板用于连接座椅和侧墙,所述攻丝板凸出于所述上骨架本体设置,所述攻丝板的凸出方向与所述上折边的弯折方向相同,多个所述攻丝板对称分布在所述上骨架本体的上下两侧。
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可选地,所述上骨架朝向所述侧墙的表面还设有多个加强筋。
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可选地,所述上折边上设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侧墙的第二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3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