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簧的全尺寸测量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48614.6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4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赵洁;刘朋飞;王玉锋;张磊;赵耀伟;陈勇;赵彩慧;韩文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B5/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尺寸 测量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弹簧的全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底座(1),测量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测量块体(3);所述弹簧为直臂扭转弹簧(6);
测量底座(1)为矩形,测量块体(3)包括依次连接的横内侧边(3-7)、竖内侧边(3-6)和斜内侧边(3-5),所述横内侧边(3-7)平行于测量底座(1)的长边,竖内侧边(3-6)平行于测量底座(1)的短边,斜内侧边(3-5)和横内侧边(3-7)之间的夹角为α2,α2为直臂扭转弹簧(6)的扭臂间自由夹角的上限;直臂扭转弹簧(6)的扭臂间自由夹角的下限为α1,α1的一边为横内侧边(3-7),另一边标刻在测量底座(1)上;
测量块体(3)上标注有第一标刻线(2-1),第一标刻线(2-1)垂直于斜内侧边(3-5),直臂扭转弹簧(6)和斜内侧边(3-5)的切点为C点,C点和第一标刻线(2-1)之间的距离为直臂扭转弹簧(6)的直臂长度;测量底座(1)上标注有第二标刻线(2-2),第二标刻线(2-2)垂直于横内侧边(3-7),直臂扭转弹簧(6)和横内侧边(3-7)的切点为D点,D点和第二标刻线(2-2)之间的距离为直臂扭转弹簧(6)的直臂长度;
测量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测量直臂扭转弹簧(6)高度的测量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的全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标刻线(2-1)的中心线两侧标刻有直臂扭转弹簧(6)直臂尺寸的上限和下限;第二标刻线(2-2)的中心线两侧标刻有直臂扭转弹簧(6)直臂的尺寸上限和下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的全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底座(1)上开设有紧固孔(8),测量销(7)插入在紧固孔(8)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簧的全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固孔(8)的轴线和竖内侧边(3-6)的直线距离为L4,紧固孔(8)的轴线和横内侧边(3-7)的直线距离为L4,L4为直臂扭转弹簧(6)的外径/2+(0.3~0.8)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簧的全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销(7)包括一体连接的下部分(7-1)和上部分(7-2),下部分(7-1)插入在紧固孔(8)中,下部分(7-1)的直径小于上部分(7-2),上部分(7-1)的直径比直臂扭转弹簧(6)的内径小0.2~0.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簧的全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销(7)的上表面呈台阶状,高的台阶为直臂扭转弹簧(6)高度的上限,低的台阶为直臂扭转弹簧(6)高度的下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的全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底座(1)上开设有溜槽(9),溜槽(9)沿着横内侧边(3-7)开设,溜槽(9)的一端为竖内侧边(3-6),另一端在测量底座(1)的一个短边上;溜槽(9)的底面和测量底座(1)表面之间的夹角为β,β的范围为0.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的全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底座(1)和测量块体(3)通过若干个紧固螺母(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的全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底座(1)和测量块体(3)之间通过若干个定位孔(4)进行定位。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弹簧的全尺寸测量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直臂扭转弹簧(6)套入在测量销(7)上,将直臂扭转弹簧(6)的一个直臂紧贴横内侧边(3-7),观察以下内容:
(1)直臂扭转弹簧(6)的另一个直臂是否在α1和α2之间;如果在,代表扭臂间自由夹角合格,如果不在,则扭臂间自由夹角不合格;
(2)直臂扭转弹簧(6)和测量销(7)相比,其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3)紧贴横内侧边(3-7)的直臂外端是否在第二刻度线(2-2)处,旋转直臂扭转弹簧(6),使另外一个直臂紧贴斜内侧边(3-5),判断紧贴斜内侧边(3-5)的直臂外端是否在第一刻度线(2-1)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86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