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5383.3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3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刚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84;A23L2/44;A23L2/52;A23L2/60;A23L33/10;A23L3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功能性饮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中药提取物2‑10份、胶原蛋白肽0.2‑3份、缓冲剂0.05‑0.5份、甜味剂3‑10份、抗氧化剂0.05‑0.3份、水补足100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性饮料,具有提神固体、生精补气、保护肝肾防损伤、并且还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效果,特别适用于熬夜人群使用,有效缓解或者降低熬夜带来的各种风险,有效提升熬夜人群的身体素质。同时,本发明原料不含任何激素和人体有害成分,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绿色健康,无依赖性,且营养丰富、口味甘甜,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需要以及电子产品的兴盛发展,熬夜人群越来越多,特别是晚上11点之后还没有休息的熬夜人群占有比重越来越大;而熬夜不仅仅简单会让人感觉疲劳,精神不佳,更重要的是会透支人体的健康指数,导致人体加速衰老,损伤肝功能、易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损伤肾功能(易患前列腺、性功能下降、不孕不育),急性心源病猝死,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精神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而且还会提高患癌风险。如果不及时调整或者进行调理,对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目前,熬夜人群常常会使用咖啡、红牛等功能性饮料提神,但是常见的提神饮料多含有咖啡因等使人兴奋的成分,有些饮品甚至会透支身体,长时间饮用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对身体有害。此外,食疗药补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出门在外熬制不方便,效果也慢。现在市面上成分合理,口感甜,提神益气,不含咖啡因类成分,成分温和,适用人群广,特别适合熬夜人群的饮料配方还不多见,有待开发。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缓解因熬夜而产生的疲劳、脸色泛青,泛黄、气血亏损,精神萎靡等问题的功能性饮料,且无任何毒副作用,适合长期饮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性饮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中药提取物2-10份、胶原蛋白肽0.2-3份、缓冲剂0.05-0.5份、甜味剂3-10份、抗氧化剂0.05-0.3份、水补足100份。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提取物选自红枣提取物、人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黄精提取物、灵芝提取物、山茱萸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提取物为红枣提取物和人参提取物的组合,重量比为1:(0.05-0.3)。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前处理、干燥、软化和打浆。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干燥的具体步骤为:将前处理后的中药置于预热到40-60℃的热风干燥箱内干燥20-60min。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化的具体步骤为:根据料水比为1:(2-8)向干燥后的中药中加入水,置于50-70℃水浴锅中,预煮20-40min。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胶原蛋白肽为鱼胶原蛋白肽,分子量为800-5000道尔顿。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所述功能性饮料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提取物、胶原蛋白肽和水混合,加入聚半乳糖醛酸酶进行酶解;然后过滤,得饮料初汁;
(2)向饮料初汁中加入缓冲剂调节其pH至7-7.5;然后加入抗氧剂、甜味剂混合均匀,即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添加量为中药提取物的0.01-0.08wt%。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酶解温度为40-55℃;酶解时间为2-4h。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刚,未经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5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