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封装/微孔粉体复合高温隔热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40009.4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马成良;邢益强;王世界;李祥;杜浩然;靳亲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14;C04B35/64;C04B38/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封装 微孔 复合 高温 隔热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封装/微孔粉体复合高温隔热材料制备方法。将75~95%的SiOsubgt;2/subgt;‑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复合微孔粉体中加入5~10%的ZrOsubgt;2/subgt;纤维和0~20%的TiOsubgt;2/subgt;遮光剂混匀,压制成微孔粉体复合板坯,采用SiOsubgt;2/subgt;陶瓷膜作为封装材料先进行热压边,装入复合板坯完成一次抽真空预封装。然后在真空热压炉中升温至600℃下进行二次抽真空,再升温至1200℃热压最后一边完成真空封装,制得真空封装/微孔粉体复合高温隔热材料。本产品在600℃时进行了二次抽真空,有助于维持在高温工作环境中封装材料内的高真空度;同时在SiOsubgt;2/subgt;微粉中添加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和TiOsubgt;2/subgt;微粉,提升了微孔粉体的热稳定性,保证了高温时的隔热性能。本产品应用于高温窑炉保温层,可有效减少窑炉工作时热量散失,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新一代的高性能高温隔热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封装/微孔粉体复合高温隔热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对于能源的依赖十分严重。在进行工业生产时,需要用到大量高温窑炉,但窑炉的高效隔热问题一直未能被有效解决,导致窑炉平均热效率较低,工作时会产生严重的能源浪费。真空隔热材料作为当前的一种新型高效隔热材料,具有体积密度小,隔热性能好等优点。将其作为高温窑炉保温层材料,可有效减少窑炉工作时的热量散失,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气相SiO2粉体是隔热材料常用的基体材料,具有颗粒粒径小,导热系数低等优点。但其热稳定性较差,作为高温窑炉保温层材料,在工作时需要承受接近1000 ℃的高温,此时气相SiO2粉体体积会发生收缩,结构变化,隔热性能下降。气相Al2O3粉体是一种常见的高温收缩抑制剂,可明显改善气相SiO2粉体的热稳定性。将其加入气相SiO2粉体后,微孔粉体的体积收缩率显著下降,隔热性能大幅提高,可以满足高温窑炉工作时的要求。
利用气相SiO2制备微孔粉体复合板坯,其微孔结构可明显抑制气体分子的运动,进一步降低材料的对流传热。再通过多次、多温度梯度的抽真空,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封装材料内部的气体量,降低了真空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实现高温下优异的隔热能力。
当前真空隔热材料绝大部分应用于中低温环境。专利CN202010435042.3公开了一种真空绝热保温冰箱门体,专利CN201910069589.3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真空绝热外墙保温结构,这些专利都是对真空隔热板结构的改良,并没有对制备材料以及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制备出的产品可以应用于制冷及建筑等领域,但无法满足高温窑炉的使用要求。
可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真空隔热材料较少,专利201611204383.X公开了一种真空隔热耐火材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但其只在常温时进行了一次抽真空。当温度上升时,不仅微孔粉体会挥发出一些气体,封装材料内本身的真空度也会发生变化,降低了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隔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高温下低导热的真空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仍有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体积密度小、隔热性能优异、可在800~1200℃下使用的真空封装/微孔粉体复合高温隔热材料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1)制备微孔粉体复合板坯:按比例称取SiO2-Al2O3微粉,ZrO2纤维,TiO2微粉,置于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混合后的原料放入模具中,压制成板状,制备出微孔粉体复合板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0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