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控制电路和充电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8768.7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7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范道祥;黄锐;翟皓蓉;王飞;张斌;沙文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3/00;B60L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周红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控制电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和充电控制方法,其中控制电路包括:低压蓄电池;唤醒继电器,其包括常开触点和继电器线圈,常开触点的一端和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均与低压蓄电池连接;DC‑DC模块,其唤醒信号输入端与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与低压蓄电池连接;整车控制器,其唤醒信号输入端与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其还与DC‑DC模块连接;BMS控制单元,其与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其在接收到快充桩发送的触发信号时被唤醒,并通过唤醒继电器唤醒整车控制器和DC‑DC模块,整车控制器控制DC‑DC模块输出预设电压给低压蓄电池供电。该充电控制电路可使电动汽车DC12V低压系统使用DC12V和DC24V快充桩均能实现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和一种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纯电动汽车不断发展壮大,满足纯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是使用者的基本需求。目前市场上的直流快充桩一般为DC12V或DC24V,若纯电动汽车采用DC12V低压系统,则存在与直流快充桩DC24V之间不匹配无法充电的问题。另外,纯电动汽车DC12V低压系统通过直流快充桩DC24V充电时,车载电器如高压接触器或低压继电器由于长期工作在较大功率下,容易出现损坏现象,并容易引发由于高压意外产生的危险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有效避免纯电动汽车DC12V低压系统与直流快充桩DC24V之间不匹配无法充电和由高压意外产生的危险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用于电动汽车,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低压蓄电池;唤醒继电器,所述唤醒继电器包括常开触点和继电器线圈,所述常开触点的一端和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均与所述低压蓄电池连接;DC-DC模块,所述DC-DC模块的唤醒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DC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低压蓄电池连接;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的唤醒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所述DC-DC模块的控制端连接;BMS控制单元,所述BMS控制单元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快充桩发送的触发信号时被唤醒,并通过所述继电器线圈控制所述常开触点闭合,以唤醒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DC-DC模块,以及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DC-DC模块工作,以使所述DC-DC模块输出预设电压给所述低压蓄电池供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电路,通过快充桩提供的辅助电源唤醒BMS控制单元,并通过BMS控制单元唤醒整车控制器和DC-DC模块,以使整车控制器控制DC-DC模块输出预设电压给低压蓄电池供电,从而可有效避免纯电动汽车DC12V低压系统与直流快充桩DC24V之间不匹配无法充电和由高压意外产生的危险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上述充电控制电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快充桩与电动汽车之间建立充电连接时,通过所述快充桩提供的辅助电源唤醒所述BMS控制单元;所述BMS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继电器线圈控制所述常开触点闭合,以唤醒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DC-DC模块;所述BMS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DC-DC模块工作,以使所述DC-DC模块输出预设电压给所述低压蓄电池供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通过快充桩提供的辅助电源唤醒BMS控制单元,并通过BMS控制单元唤醒整车控制器和DC-DC模块,以使整车控制器控制DC-DC模块输出预设电压给低压蓄电池供电,从而可有效避免纯电动汽车DC12V低压系统与直流快充桩DC24V之间不匹配无法充电和由高压意外产生的危险问题。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8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