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织物层叠件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4876.7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冲;陈晓东;王雪冬;张羽;辛朝波;于新;南峰;徐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飞泽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26 | 分类号: | B32B5/26;B32B5/02;B32B37/00;B32B37/24;B32B3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施艳荣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织物 层叠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织物层叠件生产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层织物层叠件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及成本高的问题。所述生产方法包括:根据层叠件铺层结构及固定要求设计开卷展料方向、下料裁布尺寸、焊点位置及数量、撒粉层数、撒粉方向及局部撒粉区域,并输出下料裁布图、焊点图及局部撒粉区域图;根据下料裁布图、焊点图及局部撒粉区域图对设计参数进行验证及优化,再根据优化后的下料裁布图、焊点图及撒粉区域图、优化后的生产工艺参数及生产要求,布设生产线,完成多层织物层叠件的生产。本发明生产线具有可设计性,通过前置设计配合局部撒粉工艺将材料利用率提至最优,通过优化多层织物固定及裁切参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及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织物层叠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多层织物层叠件通常用来制备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可回收加工性、优异的减重性能及环境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大型结构件、耐候性结构件、航空航天等领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每层织物以不同角度、不同编织形式共同构成层叠件,如某层叠件由依次铺覆的0°、45°、-45°、90°的四种连续纤维织物及织物间的定型剂构成。
现有技术中,层叠件生产中采用手工或机械化方法进行织物逐层铺覆,并在织物层间喷洒定型剂对层间纤维进行固定,最后对固定好的多层织物进行切割而制得所需的层叠件。但是,手工逐层铺覆生产方法,操作时间长,无法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喷涂喷胶等定型剂,受手工操作影响喷胶等定型剂不均匀,容易造成织物外观不良及性能下降等质量问题;机械自动化铺层、连续下料,每种层叠件生产时需要进行专门的工艺设置,方法不系统不灵活,且工艺过程尚不成熟,成本高,较难实现,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及推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层织物层叠件的生产方法,通过设置前置设计环节,实现层叠件的灵活生产,通过局部撒粉及焊接的配合,既保证织物的充分固定,又能降低成本;同时通过实验过程对设计进行优化,提高层叠件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织物层叠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层叠件的铺层结构及尺寸设计开卷展料及下料裁布尺寸,并输出下料裁布图;
步骤S2,根据下料裁布图及固定要求,设计焊点位置及数量,并输出焊点图;
步骤S3,根据铺层结构、下料裁布图及焊点图,设计撒粉层数、撒粉方向及局部撒粉区域,并输出局部撒粉区域图;
步骤S4,根据下料裁布图、焊点图及局部撒粉区域图对设计参数进行验证及优化,得到优化下料裁布图、优化焊点图及优化撒粉区域图及优化的生产工艺参数;
步骤S5,根据优化下料裁布图、优化焊点图及优化撒粉区域图、优化后的生产工艺参数及生产要求,布设生产线,完成多层织物层叠件的生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步骤S41,根据局部撒粉区域图对多层织物进行撒粉;
步骤S42,根据铺层结构及下料裁布图上料并开卷展料,在保证织物类型、角度及撒粉面正确的前提下进行铺层;
步骤S43,将铺层后的开卷织物牵引到焊接区域,根据焊点位置对多层织物局部撒粉区域进行焊接;
步骤S44,对焊接后的多层织物进行转移,在转移中测试局部撒粉区域及铺层间的牢固度,当牢固度无法满足要求时,调整焊点图及局部撒粉区域图,增加焊点密度及安全余量,调整局部撒粉区域,返回步骤S41;当牢固度满足要求时,进入步骤S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飞泽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飞泽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4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