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槽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9025.3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8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龚雪芹;张彦飞;郝乐;刘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新微特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3/552;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娜拉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栅 mosfet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槽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该槽栅MOSFET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外延层、阱区、源区、层间介质层和第一电极层;以及,沟槽栅,包括栅极沟槽、栅介质层和栅导电材料层,栅极沟槽一部分位于外延层内,一部分位于阱区内,栅介质层位于栅极沟槽的底部表面和侧面,栅导电材料层填充在栅极沟槽中;源接触孔,由层间介质层延伸至阱区形成,第一电极层通过源接触孔与源区和阱区相连,源接触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接触孔和第二接触孔,第一接触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接触孔的孔径,第一接触孔靠近第一电极层分布。本申请改善了器件抗单粒子烧毁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槽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技术领域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简称MOSFET)是一种可以广泛使用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场效晶体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槽栅MOSFET 由于元胞尺寸小,可以实现低电阻、大电流。在特定环境应用时,持续不断的高能粒子辐射,容易诱发MOSFET发生单粒子效应,从而使应用系统发生灾难性事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槽栅MOSFET器件,以改善器件的抗单粒子能力。
相关技术提供的槽栅MOSFET器件包括栅极层,用于控制晶体管的开关;漏极和源极,使电流信号流动;以及阱区。MOSFET的漏极/源极与阱区形成PN结(PN junction),漏极、阱区、源极形成寄生三极管。高能粒子辐射线进入晶体管内部后,在其路径上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对。器件处于阻断状态时,漏极、阱区的PN结为反向偏压,在反向偏压引起的电场作用下,电子空穴对中的电子从漏区流出,而空穴向阱区及沟槽栅表面流动,并在沟槽栅下方堆积,当流入阱区的空穴电流使得阱区与源掺杂区之间的PN结表面压降超过0.7V时,就会使源掺杂区-阱区-外延层组成的寄生三极管开启,电流经过寄生三极管的放大作用进一步反馈,使得电流密度逐渐上升,当电流密度过度集中时就会导致槽栅MOSFET器件烧毁,发生单粒子烧毁效应(Single Event Burnout,单粒子烧毁,简称:SEB)。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当槽栅MOSFET器件处于阻断状态时,高能粒子辐射线产生的电流脉冲触发寄生三极管,从而引起单粒子效应,进而影响器件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槽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槽栅MOSFET器件,槽栅MOSFET器件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外延层、阱区、源区、层间介质层和第一电极层;以及,
沟槽栅,包括栅极沟槽、栅介质层和栅导电材料层,栅极沟槽一部分位于外延层内,一部分位于阱区内,栅介质层形成在栅极沟槽的底部表面和侧面,栅导电材料层填充在栅极沟槽中;
源接触孔,由层间介质层延伸至阱区形成,第一电极层通过源接触孔与源区和阱区相连,源接触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接触孔和第二接触孔,第一接触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接触孔的孔径,第一接触孔靠近第一电极层分布。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孔和第二接触孔的结构形成阶梯形结构,且阶梯沿第二接触孔向第一接触孔的方向延伸。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孔包括多个第一阶梯,第二接触孔包括多个第二阶梯,第二阶梯的直径均小于第一阶梯的直径。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槽栅MOSFET器件还包括位于第二接触孔下方的离子注入口。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槽栅MOSFET器件还包括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位于衬底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新微特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新微特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9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 下一篇:存储块设备识别装置、系统和存储块设备读写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