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公交车吊环的压电俘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8518.5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2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丽鹏;刘磊;申子宇;顾祥丰;杨硕;田晓超;王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B60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公交车 吊环 压电 俘能器 | ||
一种用于公交车吊环的压电俘能器,由扶杆、夹筒、装置盒、压电振子、耐磨材料、凸轮结构、吊环、盖子组成;所述扶杆为水平杆,所述夹筒由两个半月型结构组成,半月型结构开设有螺钉孔和半圆柱形凹槽,其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装置盒侧面开设有螺钉孔,上侧连有一轴,轴上开设有环形槽,使轴和夹筒装配在一起,装置盒内部有支座,所述装置盒开设有通孔,所述压电振子由压电陶瓷和金属基板粘贴而成,所述耐磨材料开设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其和压电振子固定在支座上,所述凸轮结构的轴穿过装置盒上的通孔进行装配,所述吊环由侧架和握把装配,所述盖子中间开设有通孔,侧面开设有螺钉孔,通过螺钉装配在装置盒上,以达到装配整个装置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公交车吊环的压电俘能器,可以利用公交车吊环中俘获能量,属于压电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公交车辆是城市交通的主力军,承担市区绝大部分的客运量。对于纯电动公交车,满足零排放却存在行驶完全依赖电池的能量,对电池要求较高,造价贵,续驶里程较短缺陷,而发展停滞。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油一电混合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生命周期至少有30年,若考虑使用清洁燃料,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道路的建设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流量的不断扩大,使得公交车质量变化大、颠簸严重;公交车不断改进,安装如空调控制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语音报站系统、GPS定位导航系统等耗电量装置;如此充分利用公交车运动过程中能量,通过手握吊环,把公交车运动过程中由于惯性和车身不稳,造成吊环晃动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对公交车系统的节能有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公交车吊环的压电俘能器,以用来给公交车空调控制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语音报站系统、GPS定位导航系统等耗电量装置进行供电。
本发明采用的实施方案是:一种用于公交车吊环的压电俘能器,由扶杆(1)、夹筒(2)、装置盒(3)、压电振子(4)、耐磨材料(5)、凸轮结构(6)、吊环(7)、盖子(8)组成;所述扶杆(1)为一长直水平杆,所述夹筒(2)由两个半月型结构组成,半月型结构开设有螺钉孔(2-1),每个半月型结构底部中心开设有半圆柱形凹槽(2-3),其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2-3-1),通过螺钉(2-2)将两个半月型结构装配在一起,所述装置盒(3)侧面开设有螺钉孔(3-4),上侧连有一轴(3-1),为一体结构,轴(3-1)上开设有环形槽(3-1-1),使轴(3-1)和夹筒(2)装配在一起,装置盒(3)内部有支座(3-2),为一体结构,支座(3-2)开设有螺钉孔,所述装置盒(3)后面开设有通孔(3-5),所述压电振子(4)由压电陶瓷(4-1)和金属基板(4-2)粘贴而成,所述耐磨材料(5)开设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耐磨材料(5)和压电振子(4)一起固定在支座(3-2)上,所述凸轮结构(6)的轴穿过装置盒(3)上的通孔(3-5)进行装配,所述吊环(7)由侧架(7-1)和握把(7-2)装配,侧架(7-1)上开设有齿形通孔(7-1-1),下方开设有螺钉孔(7-1-2),握把(7-2)上开设有螺钉孔(7-2-1),通过螺钉(7-1-3)将侧架(7-1)和握把(7-2)装配在一起,所述盖子(8)中间开设有与凸轮结构(6)对应的通孔(8-2),侧面开设有螺钉孔(8-1),通过螺钉(3-3)装配在装置盒(3)上,以达到装配整个装置的目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筒(2)的两个半月型结构底部中心开设有半圆柱形凹槽(2-3),其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2-3-1),与轴(3-1)上开设有的环形槽(3-1-1)相配合,且二者之间涂有润滑剂,可以使轴(3-1)装配在内部灵活转动,而且可以使装置盒(3)和吊环(7)朝向不同方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磨材料(5)和凸轮结构(6)之间在自然状态下有一定间隙,所述凸轮结构(6)有六个突起,与水平或竖直方向夹角为30度,可以保证吊环(7)摆角在30度时,压电振子(4)可以达到最大变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结构(6)的轴上开设有齿形槽(6-1),所述吊环(7)的侧架(7-1)上开设有齿形通孔(7-1-1),二者装配后,可以使吊环(7)转动时带动凸轮结构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8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