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人驾驶的多编组类型列车混跑的车载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5145.6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邱鹏;朱今朝;孙思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B61L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48 | 代理人: | 陈少凌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人驾驶 编组 类型 列车 车载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多编组类型列车混跑的车载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识别不同编组类型列车加载不同编组列车参数,实现多种编组的列车能够在一条线路上混跑。本发明在保证安全的的前提下,将同一软件装在不同编组列车上,通过自动识别不同编组类型,加载正确的列车参数。避免了每个类型列车都需要单独出一套软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信号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多编组类型列车混跑的车载控制方法及系统,更为具体地,涉及基于全自动无人驾驶的不同编组类型列车混跑的车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不同编组类型的跨坐式单轨,当前的主要处理方式是为每种编组的列车发布一个根据不同编组参数定制的控制软件。这种发布多个软件的方式会使得软件版本管理复杂化;软件的现场动车调试时间过长;开发与安全认证周期过长;多种编组列车混跑时往往使用固定闭塞,效率低下;不利于突发情况下跨线调度和混跑功能添加;成本较高。
专利文献CN110789537A(申请号:201911185405.6)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不同编组的全自动车辆段控制方法,包括:在AG和BG双停车库线的基础上,将AG停车库线分为A1G停车库线和A2G停车库线,和/或,将BG停车库线分为B1G停车库线和B2G停车库线;在确认列车已经完成回库操作后,判断是否到达列车唤醒时间,若是,判断列车是否在库线内,若是,则根据列车所在的停车库线和列车的编组类型检查是否满足出库条件,若是,则唤醒列车出库。该专利只是车辆段停车时对不同编组列车的处理,不涉及在正线上混跑运营的功能。不涉及一个车载控制系统通过识别不同列车编组,加载不同列车参数,并启动控制系统。
专利文献CN110789537A(申请号:201911185405.6)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不同编组的全自动车辆段控制方法,包括:在AG和BG双停车库线的基础上,将AG停车库线分为A1G停车库线和A2G停车库线,和/或,将BG停车库线分为B1G停车库线和B2G停车库线;在确认列车已经完成回库操作后,判断是否到达列车唤醒时间,若是,判断列车是否在库线内,若是,则根据列车所在的停车库线和列车的编组类型检查是否满足出库条件,若是,则唤醒列车出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多编组类型列车混跑的车载控制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多编组类型列车混跑的车载控制方法,包括:通过识别不同编组类型列车加载不同编组列车参数,实现多种编组的列车能够在一条线路上混跑。
优选地,所述识别不同编组类型列车加载不同编组列车参数包括:
步骤M1:根据列车信号控制系统安全U盘中的系统关键参数配置文件存储的本列车的关键信号,生成确保参数值正确的文件;
步骤M2:列车信号控制系统VATC上电,读取列车信号控制系统的安全U盘中列车信号控制系统关键参数配置文件,获取列车编组类型;
步骤M3:在VATPGA检查列车类型数据是否符合预设项目编组类型值,当不符合时,则列车信号控制系统VATC关机,并在日志中记录下错误原因;当符合时,则发送关键参数配置文件列车编组类型数据给VATPGP;
步骤M4:列车信号控制系统VATC启动完成,列车信号控制系统不控制列车,列车处于非信号控车状态;
步骤M5:列车信号控制系统VATC启动后,车载控制系统TMS和列车信号控制系统VATC建立通信,从车载控制系统TMS获取列车编组类型数据,比较关键参数配置文件中列车类型和车载控制系统TMS发来的列车类型是否一致,当一致时,则手动驾驶列车行驶预设个连续信标,根据当前列车长度及当前列车相对位置量生成列车足迹信息;当不一致时,则VATC关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