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制氮化硅陶瓷用生产工装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2620.4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5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全;陈巨喜;曾庆党;朱福林;文金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凯新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8 | 分类号: | F26B11/18;F26B21/00;F26B25/18;B01D2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3 | 代理人: | 宋春妮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制 氮化 陶瓷 生产 工装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制氮化硅陶瓷用生产工装及其生产方法,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且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风机;将陶瓷坯体放置于支撑板体上方后,启动电机与气缸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转动与升降,启动风机,电热丝将自然冷风加热后通过第三管体与第二管体对坯体进行加热,滑动第三管体,可根据坯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距离,即可对陶瓷坯体进行全方位的加热,防止坯体单个区域的过度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烧制氮化硅陶瓷用生产工装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而氮化硅陶瓷,是一种烧结时不收缩的无机材料陶瓷,氮化硅的强度很高,尤其是热压氮化硅,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高温等性质。
中国公开授权发明:一种陶瓷制作装置及方法(公开号:CN107270710A)公开了一种陶瓷制作装置及方法,其通过温度控制器及控制热风机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热风控制开关可将烧结温度控制在设置温度范围内,通过显示屏可以显示烧结温度,然而还存在一定问题;
当陶瓷坯体放置于托盘上方进行加热时,当陶瓷因尺寸过小,热风机向壳体内部提供的热风无法对坯体进行全方位恒温加热,无法根据坯体的大小来调节加热管的距离,并且在加热烧制的同时,往往会在托盘底部产生水质,水质在托盘底部积累过多时,易对坯体造成损伤,为此,提出了一种烧制氮化硅陶瓷用生产工装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制氮化硅陶瓷用生产工装及其生产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制氮化硅陶瓷用生产工装,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且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顶壁,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底壁连通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管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三管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U形板体,所述U形板体的内部贴合有支撑板体,所述支撑板体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槽。
优选的,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烧制氮化硅陶瓷用生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形管件,所述第二圆形管件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圆形管件,所述第一圆形管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表面。
优选的,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烧制氮化硅陶瓷用生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顶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管件,所述第二管件远离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管件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管件,所述第一管件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一管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管体的外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凯新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凯新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2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素发酵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质量监控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