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口监控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1737.0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5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祁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盛世昊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H04N5/217;G06V20/52;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朱海琳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人口 监控 报警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口监控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将高校学生信息录入主服务器中,包括学生姓名、照片、学号、年级、专业和联系方式;
步骤S02:通过全景摄像头进行第一次拍照,获取整个教室无人时候图像;
步骤S03:当学生经过进门处,触发传感器,位于门正前方拍照摄像头进行拍照,上传到主服务器,进行第一次对比;
步骤S04:通过全景摄像头进行二次拍照,与步骤S2中拍摄的图片对比,确定总人数,将全景照片与主服务器信息进行第二次对比,然后将未识别的人数与步骤S03中已经识别进一步核实,同时将步骤S03中已经识别的与步骤S04识别的进行对比核实;
步骤S05:通过光学变焦摄像头,对于步骤S04中未识别人的位置,进行人脸聚焦和人脸识别,确定该学生是否为本专业人;
步骤S06:对于步骤S5中仍未识别人数,主服务系统自动调出未识别人数学生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由老师或者班委点名核实;
步骤S07:每次上课之前重复步骤S03~步骤S06,避免中间逃课学生;
所述步骤S02为背景模型,将步骤S04中的全景照片进行降噪和阈值处理,通过减法运算统计出教室人数,提高运算效率;
所述步骤S07还包括以下步骤,
a)全景摄像头图像进行采集,找出图片俯身未抬头状态的学生;
b)三组连续间隔时间图像分为为IK-1,IK,Ik+1;
c) 获取相邻帧差图像为d(k,k-1)(x,y),d(k+1,k) (x,y);
d)设定阀值T,采用的是otsu算法获得最佳阀值,并将提取到的运动目标进行中值滤波、二值化处理,判断该学生正在睡觉或者玩手机;
e)若该学生正在睡觉或者玩手机主服务器对该学生进行扣一定学分处理,同时行为照片储存在主服务器中,由老师根据所拍摄违纪图片进行扣分处理。
2.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口监控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摄像头位于讲台的中央上方,对整个教室进行拍照,所述拍照摄像头位于正对门的上方,所述传感器设置在门口两侧,当学生穿过门口触发传感器,拍照摄像头对学生进行多帧照片采集,所述光学变焦摄像头位于全景摄像头上方,对学生面部进行信息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口监控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服务器包括图像处理模块、信息储存模块、行为分析模块和报警提示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对全景摄像头、光学变焦摄像头和拍照摄像头进行处理分析,所述信息储存模块对用于储存学生个人的信息,所述行为分析模块对学生睡觉和玩手机的行为进行判别,所述报警提示模块用于将违反记录的学生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以便于老师或者班委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口监控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拍照摄像头中和步骤S05光学变焦摄像头对学生进行多帧数拍摄,图像处理模块对照片进行处理,选取最清楚一张上传到主服务器中与学生信息进行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盛世昊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市盛世昊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7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