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谐波齿轮刚轮无侧隙啮合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1516.3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6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贺志斌;何永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3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波 齿轮 刚轮无侧隙 啮合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波齿轮刚轮无侧隙啮合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包括采用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对谐波齿轮的刚轮内齿进行检测,在采用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对谐波齿轮的刚轮内齿进行检测时,在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的每个测头上都配置一个扇形的测量块,在每个测量块上都设有能与刚轮内齿相啮合的轮齿,使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每个测头上的测量块的轮齿都与刚轮内齿无侧隙紧密的地贴合,这样即可通过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检测得到刚轮内齿的齿厚控制尺寸。采用本发明测量操作十分方便,能够大大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并且测量精度完全由内径千分尺的精度确定,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波齿轮刚轮无侧隙啮合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机械传动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谐波传动主要由刚轮、柔轮和波发生器构成。刚轮内圆设有内齿,柔轮外圆设有外齿,柔轮套在椭圆形的波发生器上,在波发生器的作用下柔轮发生可控变形,使得在波发生器长轴附近的柔轮外齿完全与刚轮内齿完全啮合;在波发生器短轴附近的柔轮外齿完全与刚轮内齿完全脱离;处于长轴和短轴之间的柔轮外齿与刚轮内齿逐渐脱离或啮入。
由于谐波齿轮属于小模数齿轮,现有技术检测柔轮和刚轮的齿厚是采用测量跨棒距的方法。柔轮属于外齿轮,跨棒距尺寸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出来。然而,刚轮则属于内齿轮,测量时难以对准两个量棒的极值位置,因而不仅存在着测量的准确度不高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操作不便、测量效率低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刚轮检测方式还是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精度较高、使用方便、测量效率高的谐波齿轮刚轮无侧隙啮合检测的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谐波齿轮刚轮无侧隙啮合检测的方法为,该方法包括采用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对谐波齿轮的刚轮内齿进行检测,在采用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对谐波齿轮的刚轮内齿进行检测时,在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的每个测头上都配置一个扇形的测量块,在每个测量块上都设有能与刚轮内齿相啮合的轮齿,使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每个测头上的测量块的轮齿都与刚轮内齿无侧隙紧密的地贴合,这样即可通过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检测得到刚轮内齿的齿厚控制尺寸。
上述测量块采用被测量的刚轮相配合使用的柔轮上切割下来的局部扇形齿轮作为测量块;测量块的数量与所用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的测头的数量相同。
根据上述方法构成的本发明的一种谐波齿轮刚轮无侧隙啮合检测的装置为,该装置包括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在两爪或三爪内径千分尺的每个测头上都设置有一个扇形的测量块,在每个测量块上都设有能与刚轮的内齿相啮合的轮齿,测量块上的每个轮齿的齿形和结构尺寸都与刚轮相配合使用的柔轮上的齿轮齿形和结构相同。
上述测量块是被测量的刚轮相配合使用的柔轮上切割下来的局部扇形齿轮所构成,并且在测量块上至少含有3个轮齿。
上述测量块的内圆弧长为5~10mm。
上述测量块的长度为10~2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测量块的圆弧长远大于谐波齿轮的齿距,因此,放置测量块时不必使相邻两个测量块的中心线严格保持180°或120°等间距,只要能保证内径千分尺的测量触头(即测头)都能够与测量块的内壁接触即可(可以不对中);即只要内径千分尺的测头与测量块的内壁任意位置接触均可进行测量,而且不受刚轮齿槽或齿顶的限制。因此测量操作十分方便,能够大大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并且测量精度完全由内径千分尺的精度确定,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为两爪内径千分尺检测刚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置为三爪内径千分尺检测刚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