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快充需求的智慧充电站充电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8693.6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3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侯慧;王逸凡;黄亮;谢长君;张清勇;王建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罗飞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动汽车 需求 智慧 充电站 充电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快充需求的智慧充电站充电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根据智慧充电站综合负荷信息以及车流量信息调整智慧充电站服务价格;
S2:计算电动汽车充电时间成本,根据智慧充电站服务价格计算电动汽车充电经济成本,以汽车充电时间成本和电动汽车充电经济成本为目标构建电动汽车综合路径规划模型,其中,电动汽车综合路径规划模型用于在电动汽车在产生快充需求时,为电动汽车用户选择对应的智慧充电站进行充电;
S3:基于电动汽车综合路径规划模型决策所带来的快充负荷以及车流量,以智慧充电站经济收益、电网安全性目标、路网利用率目标为综合目标,建立智慧充电站优化模型,通过智慧充电站优化模型调度智慧充电站内储能设备,得到充电调度结果;
其中,S2具体包括:
S2.1:计算电动汽车充电时间成本,其中,电动汽车充电总时间包括电动汽车行驶时间、电动汽车等待时间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时间,
1)电动汽车行驶时间表示为:
其中,Tdr为电动汽车从起始点到达智慧充电站的行驶时间;U为电动汽车到达智慧充电站的一条可行路径;Tij为路段ij行驶时间;i、j为路网中的节点;
2)电动汽车等待时间:
其中,Tw为电动汽车充电等待时间;nw为前方等待队列中的车辆数;nc为正在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的车辆数;np为智慧充电站内充电桩的总个数;Tl,h为第l批次正在充电的第h辆车剩余充电时间,h=1,2…,nc;
3)电动汽车充电时间:
其中,Tch为电动汽车充电时间;Pch为充电桩充电功率;SOCmax为电池最大荷电状态;SOCw为车辆提示时充电荷电状态;C为电池容量;ECdr为电动汽车前往智慧充电站路径能耗;et为电动汽车维持车内恒温的非动力功率;
S2.2:根据智慧充电站服务价格计算电动汽车充电经济成本,其中,电动汽车充电经济成本包括电动汽车初始充电经济成本,电动汽车前往智慧充电站路径动力能耗成本及以电动汽车前往智慧充电站非动力能耗成本;
1)电动汽车初始充电经济成本:
tc=t0+Tdr+Tw
其中,Cin为电动汽车初始充电经济成本,即从车辆提示充电到充满电量的经济成本;t0为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产生时刻,即车辆提示充电时刻;tc为用户充电时刻;为tc所处时段的智慧充电站k服务价格;
2)电动汽车前往智慧充电站路径动力能耗成本:
其中,Cpc为电动汽车前往智慧充电站路径中动力能耗成本;ECij为电动汽车在路段ij行驶能耗;
3)电动汽车前往智慧充电站非动力能耗成本:
其中,Cnpc为电动汽车前往智慧充电站非动力能耗成本;Δt为电动汽车前往智慧充电站的时段长度;
S2.3:以汽车充电时间成本和电动汽车充电经济成本为目标构建电动汽车综合路径规划模型,表示为:
Csy=min{(Cin+Cpc+Cnpc)+λ·(Tdr+Tw+Tch)}
其中,Csy为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成本;λ为时间成本折算系数;
S3具体包括:
S3.1:构建智慧充电站优化模型目标函数,
1)智慧充电站经济性目标:智慧充电站收益最大化;
其中,F1为智慧充电站k的收益;为智慧充电站快充负荷;为智慧充电站向电网购售电功率,即联络线功率,则智慧充电站向电网购电,则智慧充电站向电网售电;Cgrid(t)为t时段电网购售电价格;为智慧充电站k的储能成本;KES为储能装置充放电成本系数;分别为t时段储能装置充放电功率;ηc、ηd分别为储能装置充放电效率,Δt'为充放电过程中的单位时段长度;
2)电网安全性目标:联络线功率波动最小;
其中,F2为智慧充电站k的联络线功率波动;
3)路网利用率目标:节点总体不平衡率最小;
其中,F3为智慧充电站k路网节点总体不平衡率;
根据智慧充电站经济性目标、电网安全性目标以及路网利用率目标,构建智慧充电站目标函数:
式中:F为智慧充电站k的综合效益;分别为电网安全性目标最大最小值;F3max、F3min分别为电网利用率目标最大最小值;c1、c2为目标效益转换系数;
S3.2:构建智慧充电站优化模型约束条件,其中,智慧充电站优化模型约束条件包括:
1)快速充电功率平衡约束:
其中,为智慧充电站储能装置功率,则储能装置放电,则储能装置充电;
2)智慧充电站联络线功率约束,各智慧充电站节点联络线功率必须在一定范围内;
其中,分别是智慧充电站k所在电网节点的最小及最大功率;
3)智慧充电站充电服务费上下限约束:
其中,Cmax、Cmin分别为智慧充电站服务价格上下限;
4)储能装置功率与能量约束:
Smin≤Sk(t)≤Smax
其中,Smax、Smin分别为储能装置荷电状态上下限;Sk(t)为智慧充电站k在t时段储能装置荷电状态;分别为储能装置充放电功率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86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北部冬麦区小麦的加代育种方法
- 下一篇:阵列基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