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无氧铜杆防断裂石墨套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13348.3 | 申请日: | 2019-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汪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亿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无氧铜杆防 断裂 石墨 套管 装置 制作方法 | ||
1.一种制作无氧铜杆防断裂石墨套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1)、车削加工机构(2)、工位转移机构(3)、穿孔机构(4)、线切割机构(5)以及内孔打磨机构(6),所述送料机构(1)用于将胚料送入车削加工机构(2)上,所述车削加工机构(2)用于对胚料进行端面加工、外圆面加工、中心盲孔加工以及M24螺纹加工,同时将车削完成的胚料传送至工位转移机构(3)上,所述工位转移机构(3)用于带动胚料依次经过穿孔机构(4)、线切割机构(5)和内孔打磨机构(6)后形成石墨套管,所述穿孔机构(4)用于对胚料进行一次穿孔,并形成第一通孔,所述线切割机构(5)用于对第一通孔沿径向进行多次线切割操作形成U形槽,所述内孔打磨机构(6)用于打磨U形槽与第一通孔的连边,并形成第二通孔;所述送料机构(1)包括送料底座(11)、送料气缸(12)、L形的推料杆(13)、V形导料槽(14)和料斗(15),所述V形导料槽(14)固定在送料底座(11)上,所述送料气缸(12)固定在送料底座(11)上并位于V形导料槽(14)的正下方,所述推料杆(13)的短臂端与送料气缸(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料杆(13)的长臂端呈V形设置并与V形导料槽(14)配合,所述料斗(15)通过一个送料固定架(16)固定在V形导料槽(14)上,且所述V形导料槽(14)的U形槽底端与料斗(15)的出口端之间的高度差小于胚料直径的两倍;所述车削加工机构(2)包括第一夹持组件(21)、车削进给组件(22)和第二夹持组件(23);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1)包括第一直线驱动部件(211)、第一夹持支撑座(212)、第一夹持驱动电机(213)、第一齿轮箱体(214)、第一动力夹头(215)和旋转顶尖(216),所述第一夹持支撑座(212)设于第一直线驱动部件(211)上,所述第一齿轮箱体(214)固定在第一夹持支撑座(212)的顶端,所述第一夹持驱动电机(213)固定在第一齿轮箱体(214)上,所述第一动力夹头(215)与旋转顶尖(216)间隔设置在第一齿轮箱体(214)上,所述第一夹持驱动电机(21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齿轮组与第一动力夹头(21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支撑座(212)设有与第一动力夹头(215)连通的第一圆孔,该第一圆孔与V形导料槽(14)对应;所述车削进给组件(22)包括第二直线驱动部件(221)、第三直线驱动部件(222)、刀塔底座(223)和旋转刀塔(224),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件(221)与第一直线驱动部件(211)并排设置,所述第三直线驱动部件(222)设于第二直线驱动部件(221)上,且与第二直线驱动部件(221)呈十字型交叉设置,所述刀塔底座(223)设于第三直线驱动部件(222)上,所述旋转刀塔(224)固定在刀塔底座(223)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3)包括第四直线驱动部件(231)、第二夹持支撑座(232)、第二夹持驱动电机(233)、第二齿轮箱体(234)和第二动力夹头(235),所述第四直线驱动部件(231)与第一直线驱动部件(211)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支撑座(232)设于第四直线驱动部件(231)上,所述第二齿轮箱体(234)固定在第二夹持支撑座(232)的顶端,所述第二夹持驱动电机(233)固定在第二齿轮箱体(234)上,所述第二动力夹头(235)设于第二齿轮箱体(234)上,所述第二夹持驱动电机(23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齿轮组与第二动力夹头(23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支撑座(232)设有与第二动力夹头(235)连通第二圆孔;
胚料在推料杆13的推动下,胚料通过第一夹持支撑座212的第一圆孔进入第一动力夹头215上,第一动力夹头215夹持住胚料的一端,然后第一夹持驱动电机213带动第一动力夹头215旋转,同时在第二直线驱动部件221和第三直线驱动部件222的带动下,旋转刀塔224依次旋转相应的刀具,依次完成胚料一端的端帽加工、外圆面加工和端面中心盲孔加工,胚料的一端车削完毕后,第一直线驱动部件211带动胚料朝向第二夹持组件23移动,使胚料对准第二动力夹头235,直至胚料的一端伸入第二动力夹头235内,并被第二动力夹头235夹持住,然后第一动力夹头215松开胚料、并退开,然后第二夹持驱动电机233带动第二动力夹头235旋转,然后同时在第二直线驱动部件221和第三直线驱动部件222的带动下,旋转刀塔224依次旋转相应的刀具,依次完成胚料另一端的端帽加工、外圆面加工和端面中心盲孔加工,加工完成后,第四直线驱动部件231带动胚料移动,并使胚料的中心盲孔与旋转顶尖216对齐,然后第一直线驱动部件211带动旋转顶尖216朝向胚料移动,使旋转顶尖216顶靠在胚料的中心盲孔上,然后在在第二直线驱动部件221和第三直线驱动部件222的带动下,旋转刀塔224选择相应的刀具对胚料进行M24螺纹加工,从而完成车削,形成半成品胚料,然后第一直线驱动部件211带动旋转顶尖216退开、旋转刀塔224收回,而第四直线驱动部件231带动半成品胚料移动,并将半成品胚料传送至工位转移机构3上,此时,送料机构1可向第一夹持组件21再送入一个胚料进行车削加工,无需完全等待前一个胚料加工成石墨套管后再送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亿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市亿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33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