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干细胞培养上清的液体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1208.2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8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宇;李崴;郭康合;林冠妃;王岱桑;张万程;吴清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优尼科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肖月华 |
地址: | 570311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干细胞 培养 液体 创可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干细胞培养上清的液体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成膜液、活性物质和溶剂,所述成膜液包括壳聚糖盐酸盐、聚乙烯吡咯烷酮、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所述壳聚糖盐酸盐2‑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5份、透明质酸0.05‑5份和硫酸软骨素0.05‑5份,所述活性物质为自制干细胞培养上清冻干粉,所述溶剂为无菌水。本发明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以快速成膜、缓慢释放活性物质,具有持续、高效修复创口、抑制疤痕形成的功能的基于干细胞培养上清的液体创可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干细胞培养上清的液体创可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皮肤缺损部位的再上皮化、肉芽组织的增生、炎症反应、血管增生和创面重塑等,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创面愈合障碍。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伤口愈合的各个阶段均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它们在体外具有独特的、能够刺激静止期细胞持续进行有丝分裂的能力,它们能对伤口愈合的各个时期产生影响,从而加快愈合速度。已知多种因子参与了组织损伤修复过程,包括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等。其中发挥较为关键作用的主要有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等。对不同个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因子分泌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高表达伤口愈合相关因子IL-6, IL-8,MCP-1和TIMP-1,其中MCP-1和TIMP-1的分泌量最高,MCP-1的平均分泌量约为4.5μg/L,TIMP-1的平均分泌量约为1450μg/L。由于金属蛋白酶能降解胞外基质和生长因子,因此其在溃疡伤口处的过量表达能导致伤口的持续不愈,而TIMP-1可以中和金属蛋白酶的作用,促进伤口的愈合。
传统创可贴在处理皮肤伤口的便捷性上己有近百年的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遇到特殊复杂的伤口表面时,传统创可贴显得捉襟见肘。相比下,近年来,在敷料市场上出现的液体创可贴就显得更加行之有效。与传统创可贴相比,液体创可贴不但可以处理不规则的创口,在生物分解自溶性、伤口表面不结痂,保护创面促进创伤愈合,防水防渗防感染快速吸收功能性,以及临床疗效方面都更可靠,适合表浅皮肤创伤或伤口干净、出血不多,不需缝合小伤口等使用,细胞因子在伤口愈合的各个阶段均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体外加入细胞因子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但是,在敷料中加入细胞因子将存在几个技术问题: (1)如何在使用和存储时使干细胞培养上清中各活性因子都保持较高的活性; (2)目前液体敷料使用的成膜组分都是基于有机溶剂的,有机溶剂容易引起细胞因子变性使其丧失活性,如何在保证细胞因子活性的同时又保证成膜速度快; (3)在伤口部位存在的蛋白酶以及环境容易降解细胞因子使其失去活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成膜、缓慢释放活性物质,具有持续、高效修复创口、抑制疤痕形成的功能的基于干细胞培养上清的液体创可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干细胞培养上清的液体创可贴,包括成膜液、活性物质和溶剂,所述成膜液包括壳聚糖盐酸盐、聚乙烯吡咯烷酮、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所述壳聚糖盐酸盐2-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5份、透明质酸0.05-5份和硫酸软骨素0.05-5份,所述活性物质为自制干细胞培养上清冻干粉,所述溶剂为无菌水。
进一步地,所述壳聚糖盐酸盐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5份、透明质酸2.5 份和硫酸软骨素2.5份。
进一步地,所述成膜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6-10份壳聚糖盐酸盐加入到50份离心管中,加入50份无菌水,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壳聚糖盐酸盐溶液;将0.5-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 20份无菌水中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优尼科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优尼科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LED的应急工具包
- 下一篇:一种功能手帕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