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装填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4611.2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2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工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10;B25J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徐云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门路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填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装填机器人,包括底座机构、滑动机构、升降机构、连接架机构、动力机构、转动架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夹持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连接在底座机构上,升降机构连接在滑动机构上,连接架机构连接在滑动机构的前侧,动力机构连接在连接架机构的右侧,转动架机构连接在动力机构和连接架机构上,齿轮传动机构和夹持机构均连接在转动架机构上,推料机构连接在连接架机构的右侧上部。本发明一种自动装填机器人,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自动收取物品并进行运输,而且在运输至存储区时能够自动将物品存放在存储区,自动化程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装填机器人。
背景技术
例如公开号为CN209812300U的一种搬运机器人,该实用新型是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夹持组件、旋转组件;所述左右移动组件,包括底板、第一丝杆、第一滑移块,所述底板顶面中心位置设有上下贯穿且左右设置的长形方口,所述方口的左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方口的右侧面上。该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搬运机器人,通过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夹持组件及旋转组件的设置,可实现第一抓手及第二抓手多方位的运功,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上下移动组件可将货物螺到多层,旋转组件了使货物铺满底板,使一次可搬运更多的货物。但是该实用新型不能对所搬运货物进行自动装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装填机器人,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在搬运物料时进行自动装填。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装填机器人,包括底座机构、滑动机构、升降机构、连接架机构、动力机构、转动架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夹持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连接在底座机构上,升降机构连接在滑动机构上,连接架机构连接在滑动机构的前侧,动力机构连接在连接架机构的右侧,转动架机构连接在动力机构和连接架机构上,齿轮传动机构和夹持机构均连接在转动架机构上,推料机构连接在连接架机构的右侧上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自动装填机器人,所述的底座机构包括底板、万向轮、滑槽Ⅰ、齿条和伸缩气缸,在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在底板上开设有两个滑槽Ⅰ,齿条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前侧,伸缩气缸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后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自动装填机器人,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下板、滑块、圆滑杆、方块、上板和连接块,在下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Ⅰ上,在下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滑杆,在每个圆滑杆上均滑动连接有方块,上板固定连接在两个圆滑杆的上端,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下板的中部,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自动装填机器人,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减速电机Ⅰ、螺杆、套块和连接杆,减速电机Ⅰ固定连接在下板的中部,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减速电机Ⅰ的输出轴上,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上板上,套块螺纹连接在螺杆上,在套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方块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自动装填机器人,所述的连接架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杆、圆柱Ⅰ、转杆、滑槽Ⅱ、圆柱Ⅱ、转盘、挡块、门型板、圆杆Ⅰ、提升槽、90°转动槽、推进槽和支撑板,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方块上,圆柱Ⅰ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中部,转杆转动连接在圆柱Ⅰ上,在转杆上开设有滑槽Ⅱ,圆柱Ⅱ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右侧,转盘转动连接在圆柱Ⅱ上,在转盘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挡块,门型板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右侧上部,圆杆Ⅰ固定连接在门型板上,在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提升槽、90°转动槽和推进槽,支撑板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工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新工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式支撑车
- 下一篇:一种万用驱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