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传感器检测工装、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9542.0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田锦明;黄超;朱慧敏;纪林海;张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14 | 分类号: | G01D5/14;G01D5/244;G01D18/00;G01R25/00;G01R29/0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马强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传感器 检测 工装 系统 方法 | ||
一种发动机传感器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发动机传感器检测工装、计算机、双路可跟踪信号发生器、双路交直流放大器、电流测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信号选择控制模块和双通道同步采集模块;利用该系统能够快速高效的对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传感器信号的性能参数测试,包括信号电压及供电电流检查,各种模拟转速情况下的信号边沿时间检查、传感器上电的第一次信号上升沿相位精度、传感器上电的第一次信号下降沿相位精度、信号上升沿相位精度、信号下降沿相位精度、信号上升沿抖动的相位精度范围分布、信号下降沿抖动的相位精度范围分布等参数、信号脉宽及脉冲数检查,从而实现对发动机传感器的严格、精确的性能测试,保证出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传感器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传感器检测工装,具体还涉及包括上述发动机传感器检测工装的检测系统及该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中发动机传感器是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汽车安全系统中非常关键的传感器,发动机传感器根据位置主要分为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它们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的工作性能;因此,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传感器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精确的性能测试,以保证出厂的产品质量。
但是,现有的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传感器测试存在以下缺陷:
1、采用电机驱动或带动曲轴齿轮或凸轮旋转运动的方法,由于电机的抖动,使得测量精度低;电机的转速要求高,使得电机的性能要求高,价格高;同时电机测试结构复杂、笨重,不便于携带现场测量;电机驱动曲轴齿轮或凸轮轴齿轮数量少,使得单次测试的传感器数目少、效率低,同时电机机械运动的机构无法适用于各种高低温恶劣试验环境下长时间连续耐久测试和监控测试的要求;
2、采用示波器对曲轴位置传感器或凸轮位置传感器信号进行检测的方法,存在人为因素,易于疲劳,不能高效的对曲轴位置传感器或凸轮位置传感器信号的性能参数测试,包括信号电压及供电电流检查,各种模拟转速情况下的信号边沿时间检查、传感器上电的第一次信号上升沿相位精度、传感器上电的第一次信号下降沿相位精度、信号上升沿相位精度、信号下降沿相位精度、信号上升沿抖动的相位精度范围分布、信号下降沿抖动的相位精度范围分布等参数、信号脉宽及脉冲数检查。不能对测试过程的信号参数进行自动监控记录、判断、分析等;
3、采用通过交流电源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的方法,不能对含有双霍尔元件的新一代曲轴位置传感器或凸轮位置传感器形成有效的转动激励磁场,曲轴位置传感器或凸轮位置传感器没有信号输出,也就不能进行严谨的信号上电初始相位差、信号上升沿相位差、信号下降沿相位差、信号边缘的抖动相位差范围统计等参数测试;
4、采用通过检测曲轴信号轮的机械几何位移量,并转换为脉冲信号,与传感器信号接收单元的传感器脉冲信号进行比较,进行检测的方法,只是对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脉冲计数的功能检测,不能进行性能参数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十分方便的安装曲轴位置传感器或凸轮传感器,其能够形成模拟的转动信号盘,去激励新一代曲轴位置传感器或凸轮传感器使其输出信号的发动机传感器检测工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包括上述发动机传感器检测工装,能够快速高效的对曲轴位置传感器或凸轮传感器信号的性能参数测试的检测系统及该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发动机传感器检测工装,该工装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固定板,在壳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便于发动机传感器安装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在传感器安装支架处的壳体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孔;在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2个线圈骨架,2个线圈骨架一端的端部紧靠,在线圈骨架上均套装有线圈,在线圈骨架内均插装有铁芯;在壳体的侧部开设有连接端子孔,在连接端子孔内安装有输入端口X3和输入端口X4,其中一个线圈骨架上的线圈与输入端口X3连接,另一个线圈骨架上的线圈与输入端口X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9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