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递基站货物智能码放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7634.5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9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祝振英;何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豹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18;B66F9/14;B66F9/24;B65G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卜另北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递 基站 货物 智能 码放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递基站货物智能码放机器人,包括安装框、驱动滑轨和机器人抓取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快递基站在将货物码放到货架时存在以下问题,一、现有的快递基站在将货物码放到货架时通常采用人工进行码放,人工码放的效率较低,从而增加了快递在整个处理中的时长。二、在将货物码放到货架时通常需要人工查看包装上的快递单号信息以便对快递进行按区域分拣摆放,人工查看工作效率较低。三、在将货物码放到货架时由于货架一些位置较高,人工码放耗费人力。本发明通过一种码放机器人能够提高快递码放的效率,同时也能够识别快递单号信息进行分区域码放,机器人在进行码放时也大大节省了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递货物码放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快递基站货物智能码放机器人。
背景技术
快递又称速递或快运,是指物流企业(含货运代理)通过自身的独立网络或以联营合作(即联网)的方式,将用户委托的文件或包裹,快捷而安全地从发件人送达收件人的门到门(手递手)的新型运输方式。随着中国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不断消除,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活动愈加活跃,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趋于高效率和快节奏,时间价值越来越重要,大量物品快速传递需求,为快递业者提供了大量的货源。大量的快递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工分拣码放。
现有的快递基站在将货物码放到货架时存在以下问题,一、现有的快递基站在将货物码放到货架时通常采用人工进行码放,人工码放的效率较低,从而增加了快递在整个处理中的时长。二、在将货物码放到货架时通常需要人工查看包装上的快递单号信息以便对快递进行按区域分拣摆放,人工查看工作效率较低。三、在将货物码放到货架时由于货架一些位置较高,人工摆码放费人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递基站货物智能码放机器人,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递基站货物智能码放机器人,包括安装框、驱动滑轨和机器人抓取装置,所述安装框为矩形框架结构,安装框底面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拐角处设置有车轮,安装框上设置有驱动滑轨,机器人抓取装置安装在驱动滑轨上,其中:
所述驱动滑轨包括滑动槽、一号螺纹杆、滑动块、一号滑动杆、二号滑动杆、二号螺纹杆和驱动机构,所述安装框左右两侧的上下对应的面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前后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一号螺纹杆,滑动块上开设有与一号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且螺接在一号螺纹杆上,一号滑动杆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在安装框下侧的两个滑动块上,安装框上侧的两个滑动块上设置有与一号滑动杆对称的二号滑动杆,一号滑动杆与二号滑动杆相对面的两端之间对称安装有二号螺纹杆,驱动机构安装在安装框前侧;
所述机器人抓取装置包括传动块、三号螺纹杆、滑杆、一号滑块、二号滑块、三号滑块和抓取机构,所述传动块上开设有孔,传动块通过孔分别套设在两个二号螺纹杆上,且两个传动块相互对称,两个传动块相对面的上侧之间安装有三号螺纹杆,两个传动块相对面的下侧之间安装有滑杆,一号滑块、二号滑块和三号滑块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孔,一号滑块、二号滑块和三号滑块通过其上下两侧开设的孔分别套设在三号螺纹杆和滑杆上,且一号滑块、二号滑块和三号滑块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一号滑块和三号滑块上安装有抓取机构,且两个抓取机构相互对称;
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固定板、抓取板、电动推杆和连杆,所述固定板安装在一号滑块的后侧壁上,抓取板一端铰接在固定板上,一号滑块远离二号滑块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端部与抓取板侧壁之间铰接有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豹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豹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瓜类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技术
- 下一篇:一种万吨级多功能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