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尺寸钣金件折负角模具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7622.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5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挺;袁贵云;李辉;矫天齐;陈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佳吉盛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钣金件折负角 模具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大尺寸钣金件折负角模具及工艺,折负角模具由冲头、垫块和靠边组成,冲头包括折弯部、滑轨、限位块和气缸,滑轨固定于折弯机的上模架。折弯部滑接于滑轨的底部,限位块固定于滑轨靠近垫块的一侧,气缸驱动折弯部沿滑轨平移,折负角工艺包括上述模具。本发明通过对冲头的结构进行改进,将结构设计成滑动式,模具打开之前,与钣金件接触的折弯部侧向后退一个距离为钣金件,如此在模具打开时,冲头便不会刮伤钣金件的外壁,提高了钣金件的成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大尺寸钣金件折负角模具及折弯工艺,属于钣金冲压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钣金件的折弯与冲压件的折弯不同,钣金件的折弯在折弯机中完成。钣金折弯机内设置有冲头、垫块和靠边,靠边给予钣金件定位,冲头和垫块在钣金件上成型。
钣金件折负角后,冲头A上行,冲头会刮伤钣金件的从折弯边(参见图1),所以现在钣金件折负角均为V型折弯(参见图2)。大尺寸钣金件的面积较大,如果采用V型折弯,则需要多人稳住钣金件,不仅人工成本高,而且折弯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尺寸钣金件折负角模具及折弯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尺寸钣金件折负角模具,由冲头、垫块和靠边组成,所述冲头包括折弯部、滑轨、限位块和气缸,所述滑轨固定于折弯机的上模架。折弯部滑接于所述滑轨的底部,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滑轨靠近所述垫块的一侧,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折弯部沿所述滑轨平移。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尺寸钣金件折负角工艺,包括采用上述模具,在模具打开之前,气缸驱动折弯部侧向远离钣金件一个预设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1.通过对冲头的结构进行改进,将结构设计成滑动式,模具打开之前,与钣金件接触的折弯部侧向后退一个距离为钣金件,如此在模具打开时,冲头便不会刮伤钣金件的外壁,提高了钣金件的成型质量;
2.采用本模具成型钣金件的负角,钣金件可以水平放置在垫块上,一名工作人员或者机械助力臂就能够扶持钣金件,因而能够为企业节约一部分的人力成本;
3.钣金件在折弯机中水平靠边定位,方便且精准,提高了钣金件的折弯效率和折弯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的折负角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为现有的V型折弯模具的示意图;
图3为大尺寸钣金件折负角模具的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4为大尺寸钣金件折负角模具的半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5为大尺寸钣金件折负角模具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3-5所示的一种大尺寸钣金件折负角模具,由冲头10、垫块20和靠边组成,冲头包括折弯部11、滑轨12、限位块13和气缸14,滑轨固定于折弯机的上模架。折弯部滑接于滑轨的底部,限位块固定于滑轨靠近垫块的一侧,气缸驱动折弯部沿滑轨平移。
上述模具的工作流程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佳吉盛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佳吉盛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