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铜管配件弯管机及其弯管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96413.6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洪;沈钟;李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杰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B21D7/16;B21D55/00;B21D43/00;B21D37/1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杨建军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铜管 配件 弯管 及其 工艺 | ||
1.一种全自动铜管配件弯管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小车(2),所述小车(2)的右侧面通过扣环(3)与钢索(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钢索(4)的右端穿过第一导向轮(5)和第二导向轮(6)固定连接在滑杆(7)的表面,所述第一导向轮(5)的下表面与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轮(6)的上表面与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7)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滑杆(7)与同一个第一转盘(8)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盘(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9),所述旋转机构(9)卡接在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所述旋转机构(9)的底端与第二转盘(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盘(10)内卡接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内套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两端分别与伸缩连接块(13)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连接块(1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气缸(14),所述气缸(14)的右端与壳体(1)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盘(8)的上表面通过固定块与夹紧模(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模(19)的背面设置有弯曲模(20),所述夹紧模(19)和弯曲模(20)均设置在壳体(1)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铜管配件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机(15),所述风机(15)的左侧的出风孔与第一排气管(16)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16)的另一端与加热设备(17)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18),所述加热设备(17)位于通孔(18)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铜管配件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与导向块(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23)内设置有弯管(24),所述弯管(24)穿过小车(2)、防皱模(21)和弯曲模(20)位于夹紧模(19)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铜管配件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5),所述风机(15)右侧的排风孔与第二排气管(26)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26)穿过壳体(1)与排风块(27)的下表面相连通。
5.一种全自动铜管配件弯管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铜管配件弯管机,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弯管(24)进行折弯时,只需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25)开启小车(2)、防皱模(21)和弯曲模(20),此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将弯管(24)沿小车(2)和导向块(23)插入弯曲模(20)内,随后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控制面板(25)关闭小车(2)、防皱模(21)和弯曲模(20),从而将弯管(24)夹持住,之后工作人员需通过控制面板(25)启动风机(15)和加热设备(17),使得加热设备(17)在散发热量的同时,风机(15)会将加热设备(17)的热量喷涂在弯管(24)的表面,此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启动气缸(14);
S2、当工作人员启动气缸(14)时,气缸(14)就会推动伸缩连接块(13)向左侧移动,使得第二转盘(10)在转轴(12)的带动下缓缓转动,此时由于夹紧模(19)将弯管(24)夹持住,使得第一转盘(8)在带动夹紧模(19)转动的同时弯管(24)会在夹紧模(19)的带动下进行折弯,且在该弯管机对弯管(24)进行折弯的同时,第一转盘(8)也会拉动钢索(4)缠绕在滑杆(7)的表面,使得小车(2)在钢索(4)的拉动下向右侧移动,从而推动弯管(24)向右侧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杰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杰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64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