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肝解酒的乳酸菌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2947.1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8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莫少东;王焕维;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尚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84;A23L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200 湖南省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酒 乳酸菌 发酵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发酵饮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肝解酒的乳酸菌发酵饮料,包括以下原料:药食同源中草药、枳椇子、小麦胚芽粉、乌药叶、蛋白核小球藻、牡丹籽油、果蔬、复合乳酸菌、植酸酶、红糖、食用香精和纯化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护肝解酒的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称重;S2、臭氧清洗;S3、破碎;S4、乳酸发酵;S5、离心;S6、调酸;S7、调配灌装;S8、灭菌。本发明制备的乳酸发酵饮料可以在胃部形成薄膜,保护胃部免收酒精伤害,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缓解酒醉呕吐等症,并通过提高人体吸收锌元素效率,提高人体合成乙醇脱氢酶效率,增强人体自身解酒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饮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护肝解酒的乳酸菌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解酒,顾名思义,就是“醒酒”,使人从醉酒的状态中醒过来,恢复意识或恢复自制力。通常不是自然清醒,而是采用酒前饮用解酒物质解酒,加速乙醛转化,促进酒精分解,起到节约时间的目的、减小乙醇对人体危害的目的。解酒有三种方式:以氧克醉、以药克醉、自然醒酒。
人是否醉酒,取决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当血液中乙醇浓度在0.05%-0.1%时,人开始朦胧、畅快地微醉;而达到0.3%时,人就会口齿不清,步态蹒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酒醉了;如果达到了0.7%,人就会死亡。对于乙醇的承受力,人与人的差异很大。这是由于胃肠吸收能力和肝脏的代谢处理能力不同所致,也就造成了人之间的酒量不同。酒精在人体的分解代谢有三条途径:肝脏、皮肤和呼吸系统,其中约95%通过肝脏的酶系统进行氧化代谢。乙醇脱氢酶乙醇氧化体系是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一条主要途径。乙醇脱氢酶氧化体系包括醇脱氢酶(ADH)和醛脱氢酶(ALDH),是一种广泛专一性的含锌金属酶。
国家推行中医“治未病”理论,提倡“药补不如食补”的健康养生方式,但一般家用基本上都是一种或少数几种中药或药食同源原料搭配煲汤或用做配料食用,食用次数和加工方式简单、有限,很难起到食补效果。而现在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功能性食品,基本都是采用中草药提取物粉,喷粉过程易导致部分营养成分流失且需添加较多糊精或其他食品添加剂方可喷粉,导致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功效不明显。
目前,采用发酵形式将中药或药食同源原料搭配成饮料,可以提高有效营养物质利用率,但中草药提取物中含有一定的植物酸,植物酸容易与锌元素进行螯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降低人体吸收锌元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肝解酒的乳酸菌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肝解酒的乳酸菌发酵饮料,包括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药食同源中草药9~18份、枳椇子2~4份、小麦胚芽粉2~4份、乌药叶2~4份、蛋白核小球藻2~4份、牡丹籽油2~4份、果蔬15~20份、复合乳酸菌0.01~0.05份、植酸酶0.1~0.2份、红糖8~10份、食用香精0.1~0.5份和纯化水50~70份;
其中,所述药食同源中草药包括昆布、佛手、余甘子和金银花。
可选的,所述药食同源中草药包括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昆布3~6份、佛手2~4份、余甘子2~4份和金银花2~4份。
可选的,所述小麦胚芽粉为市售200~500目的小麦胚芽,且每100g小麦胚芽粉中锌元素含量为22~30mg。
可选的,所述果蔬包括蓝莓、葡萄、苹果、菠萝、柠檬、番茄、胡萝卜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复合乳酸菌包括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嗜酸乳杆菌2份、植物乳杆菌2份、乳双歧杆菌2份、干酪乳杆菌2份和鼠李糖乳杆菌2份。
可选的,所述植酸酶为食品级无花果曲霉植酸酶。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肝解酒的乳酸菌发酵饮料,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尚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尚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2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