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沉积法与溶胶凝胶法相结合制备CZTS吸收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1251.7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微;王姣;毕金莲;王延平;李浩然;王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H01L31/18;H01L31/032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张宏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积 溶胶 凝胶 法相 结合 制备 czts 吸收 方法 | ||
1.一种电沉积法与溶胶凝胶法相结合制备CZTS吸收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在清洗干净的镀Mo钠钙玻璃衬底上采用直流电沉积法电沉积一层Cu;
直流电沉积法电沉积Cu的具体步骤如下:将镀Mo钠钙玻璃衬底清洗干净后,在CuSO4水溶液中沉积Cu层,电沉积实验条件包括以下几组参数:沉积时间8s,沉积电流1A,沉积电量8C;沉积时间6s,沉积电流1A,沉积电量6C;沉积时间5s,沉积电流1A,沉积电量5C;根据不同电沉积Cu的时间进行选择的以下前驱体溶液中,Zn,Sn和S的摩尔比分别为:当Cu沉积时间为8s时,Zn/Sn=1.75,S/金属元素=2.8;当Cu沉积时间为6s时,Zn/Sn=3.25,S/金属元素=1.8;当Cu沉积时间为5s时,Zn/Sn=1.59, S/金属元素=3;
步骤二,配制含有Zn、Sn和S的前驱体溶液;以氯化锌(ZnCl2)、氯化亚锡二水合物(SnCl2·2H2O)、硫脲(SC(NH2)2)作为溶质,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作为溶剂,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含有Zn,Sn和S的金属-硫脲络合物,所述金属-硫脲络合物与DMF发生水解—聚合反应,获得所述前驱体溶液;
所述前驱体溶液制备过程如下:先将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放入玻璃瓶中,再放入氯化亚锡二水合物(SnCl2·2H2O),放在搅拌台上搅拌至SnCl2完全溶解;再放入氯化锌(ZnCl2),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放入硫脲,完全反应后获得所述前驱体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述的前驱体溶液旋涂在沉积Cu的Mo背电极上,旋涂前驱体溶液于沉积Cu的Mo背电极后,置于300℃下预加热烘烤,然后室温冷却,重复旋涂、预加热、室温冷却过程,获得前驱体薄膜;
步骤四,以硫粉和锡粉作为硫源和锡源,将步骤三所得前驱体薄膜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硫化退火处理,获得CZTS吸收层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使用滴管吸取前驱体溶液,滴在沉积Cu的Mo背电极上,使其完全覆盖表面;启动匀胶机,转速为低速800r/min,时间为5s;再到达高速旋涂模式,高速3500r/min,时间为20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重复旋涂、预加热、室温冷却过程10次。
4.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退火处理的过程如下:将前驱体薄膜样品置于陶瓷舟上,加入硫粉和锡粉,然后将陶瓷舟放入双温区管式炉中,关闭进气阀和出气阀 ,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退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双温区管式炉升温曲线为25分钟内从室温线性变化至620℃,保温,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620℃下退火之前,先在200℃下加热退火,设定双温区管式炉升温曲线为10分钟内从室温线性变化至200℃,并保温2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退火处理的过程如下:将前驱体样品置于陶瓷舟上,加入1g硫粉和1.78g锡粉,然后将陶瓷舟放入双温区管式炉中,实验开始之前,先抽真空20min,然后打开进气阀和出气阀,通20min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12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