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聚糖基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1108.8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5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鹿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A61K9/51;A61K31/704;A61K47/3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李笑磊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糖 纳米 药物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壳聚糖基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先利用6‑氨基己酸对壳聚糖进行酯化改性,再对改性壳聚糖进行乳糖酸修饰,然后制备乳糖酸修饰的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本发明提供的壳聚糖基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能够在体内长效循环、高效靶向肿瘤、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壳聚糖基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癌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主要的“杀手”之一,因为放疗和手术切除的选择性差、治疗周期长和易复发等缺点,大部分患者普遍接受保守的化学药物治疗。然而大多数抗癌药物都存在难溶于水、稳定性差等缺陷,同时,小分子给药也往往会因为其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大以及易使肿瘤细胞产生抗药性等缺点而极大地降低癌症治疗的效果,有时严重的毒性反应和副作用会迫使治疗中断。
与传统小分子化疗药物相比,纳米药物在治疗肿瘤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1)显著提高抗肿瘤药物的肿瘤传输效率,降低药物副作用;(2)显著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从而大大增强肿瘤治疗效果;(3)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其血液半衰期,增强药物的靶向性和肿瘤富集能力,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4)有利于生物大分子药物(譬如DNA,siRNA,mRNA和蛋白质等)向细胞外活性位点的传递;(5)提高跨越生物屏障的药物运输量,克服耐药机制;(6)肿瘤新生血管的泄漏性质和缺乏有效的淋巴回流,让系统性注射的纳米药物能不断积累并保留在肿瘤组织中。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 104800169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壳聚糖及β-环糊精制备疏水型药物磁靶向缓控释载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得到Fe3O4磁性纳米颗粒,在磁流体中加入正硅酸乙酯得到Fe3O4@SiO2磁性微球;(2)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得到环氧基修饰的Fe3O4@SiO2磁性微球;(3)将环氧基修饰的Fe3O4@SiO2磁性微球加入到碱化的β-环糊精溶液中得到环糊精修饰的磁性微球;(4)将壳聚糖交联环糊精修饰的磁性微球制得壳聚糖/环糊精修饰的磁性微球。磁性聚合物微球粒径为0.085~8.046μm,并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该磁性微球对疏水性药物布洛芬的最大载药量可达到233.08mg/g,缓释时间长达24h。该方法为制备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磁性靶向缓控释载体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体内长效循环、高效靶向肿瘤、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生产成本较低的壳聚糖基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改性壳聚糖,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壳聚糖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的胺基保护的壳聚糖产物;
b、将胺基保护的壳聚糖产物与6-氨基己酸反应,得到式Ⅱ所示的酯化壳聚糖产物;
c、将酯化壳聚糖产物还原得到式Ⅲ所示的改性壳聚糖。
6-氨基己酸能够与壳聚糖以酯键连接,引入氨基基团和碳链,碳链的引入能够增强疏水性,提高对疏水性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降低药物损失,氨基基团的引入能够提高乳糖酸的修饰量,使得制备得到的载抗肿瘤药物纳米粒能够在体内长效循环并对肿瘤细胞进行高效的靶向输送,减弱药物对器官的毒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鹿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鹿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11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