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预装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90480.7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7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冬;毛国芳;邹雪炎;凌彬;周志贤;陆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9/52 | 分类号: | E01C19/52;E01D18/00;E01D1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预装 施工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预装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平台以及设置在支撑平台四个边角底部的移动轮,支撑平台上表面四个边角处均竖直固定设有支撑柱,多个支撑柱的顶端水平固定设有行走平台,行走平台的长度方向平行道路的长度方向,行走平台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铰接设有行走板,行走板远离行走平台的一端抵接在地面上;行走平台的底面设有用于放置预制混凝土板的存储机构,行走平台的底面设有用于取放预制混凝土板的取放机构,支撑平台上表面贯通开设有用于预制混凝土板放置的开口。本申请具有有效提高道路施工的方便性,减少交通拥堵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预装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基建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工程也随之快速兴建起来,越来越多的道路逐渐被规划修建起来。目前的道路主要分为水泥混凝土道路以及柏油道路,其中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水泥混凝土道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较为容易出现破裂损毁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车辆通过较多的区域,此时需要对道路进行修理。
现有的对于道路路面的维修一般是将损毁的地方铲除,然后浇灌新混凝土,等待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通车使用,但是混凝土凝实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导致整个施工工期时间较长,最终给该条道路的交通情况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缩短工期,现有的相关技术中利用预制混凝土板进行道路维修,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724592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路面预装施工结构,包括预装输送装置、拾取预装装置、预装水泥板、水平调节板以及水平测量板。该发明通过使用预制混凝土板快速修补,操作方便,可在没有进行彻底修补之前进行临时修补,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周期,减少施工对环境影响。
但是,该种施工结构需要多种大型机械的协助工作,在施工时仍旧需要占用一定宽度的道路,在一些车流量较大的区域,很容易造成车流拥堵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交通瘫痪,影响市民生活。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未改进前的道路维修时的施工结构较为占用空间,施工较麻烦,无法较好的协调道路修补与道路通行之间的关系,很容易造成道路拥堵。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道路维修过程中的方便性,减少道路维修过程中对交通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预装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预装施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预装施工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平台以及设置在支撑平台四个边角底部的移动轮,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四个边角处均竖直固定设有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水平固定设有行走平台,所述行走平台的长度方向平行道路的长度方向,所述行走平台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铰接设有行走板,所述行走板远离行走平台的一端抵接在地面上;所述行走平台的底面设有用于放置预制混凝土板的存储机构,所述行走平台的底面设有用于取放预制混凝土板的取放机构,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贯通开设有用于预制混凝土板放置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修复道路时,先将道路损坏的部分完全挖除并进行清理,然后将支撑平台通过移动轮横跨在损坏的路面上方,并固定于路面上方,然后将行走板放下,使得行走板远离行走平台的一端抵接在地面上,此时即可通车,恢复交通;最后利用取放机构将存储机构中的预制混凝土板取出,并按照事先设定好的位置通过开口放置在待修复的位置即可。小型车辆、摩托车以及自行车可以在行走平台上表面正常行驶,由于预制混凝土板的安装更换都是位于行走平台的下方,所以不会耽误交通的正常进行,该种施工结构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道路修复时的方便性,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交通的不良影响,保证交通运输的正常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0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