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掌中木偶表演机器人的交互表演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89702.3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2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佘莹莹;林琳;徐筱猛;刘华辉;林佳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严业福 |
| 地址: | 36100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木偶 表演 机器人 交互 方法 系统 | ||
一种面向掌中木偶表演机器人的交互表演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体感数据采集步骤;机器人状态决策步骤;机器人动作计算步骤;交互表演步骤。本发明可突破人力限制,完成枯燥动作的助演;支持实时互动表演的功能,适用于展示、教学等多个互动场景;分析真实表演的运动规律,解构表演动作与形态,使编排设计更合理,具备实时智能分析用户动作的功能,使用户的体验更有沉浸感和参与感,还可以加入其他多媒体技术,控制程序可以统筹其他部分,具有可扩展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面向掌中木偶表演机器人的交互表演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掌中木偶戏表演技艺的对外传播主要以剧团巡回演出为主,受到极大的人力条件限制;且当代观众已经不满足于被动观看掌中木偶表演,更希望参与到操纵木偶的体验中,而传统掌中木偶戏缺乏提供可互动的方式。在考虑戏剧交互化的过程中,一些现有方法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动作捕捉设备来操纵虚拟掌中木偶。但实际演示效果中,这些方法弱化了传统掌中木偶制作工艺表现出的艺术价值,缺乏直观的掌中木偶表演视觉体验。
中国专利CN201120133417.7公开机器人控制的木偶表演装置,包括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电机、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机的杖头木偶机械操纵臂和提线木偶机械操纵臂、以及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喷水装置和语音播放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以及舵机,使杖头木偶、提线木偶、以及兽首木偶在机械操纵臂的控制下进行惟妙惟肖的表演,并结合音频播放装置播放语音和音乐,其舞台结构新颖、表演形式创新,能带给人们较高的视觉享受。
但目前的木偶表演机器人在实时互动表演、实时智能分析用户动作、使用户的沉浸感和参与感以及可扩展性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面向掌中木偶表演机器人的交互表演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可突破人力限制,完成枯燥动作的助演;支持实时互动表演的功能,适用于展示、教学等多个互动场景;分析真实表演的运动规律,解构表演动作与形态,使编排设计更合理,具备实时智能分析用户动作的功能,使用户的体验更有沉浸感和参与感,还可以加入其他多媒体技术,控制程序可以统筹其他部分,具有可扩展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掌中木偶表演机器人的交互表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体感数据采集步骤,对用户进行体感动作的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控制程序中,用于机器人的状态决策,采集的数据具体包括:用户所在的位置、面朝的方向、用户人体的位移、用户的手势动作;
机器人状态决策步骤,由机器人的动作决策模块使用有限状态机完成,在定义状态机时,首先通过分析演员给出的木偶表演视频来分解手套木偶的控制动作,然后将各行为主体的控制动作的关键点推广到有限状态,由体感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来决定有限状态机的状态,在表演的不同环节中,控制有限状态机的数据各不相同,具体的,在演员表演的环节由演员的位置和面向控制,在互动环节由用户的手势动作控制,有限状态机最后会输出一个动作向量,用于下一阶段的动作计算,动作向量的每一个维度分别控制机器人的一个活动关节的运动;
机器人动作计算步骤,由机器人动作计算模块接收决策模块发出的动作向量,并分析该向量以确定机器人具体的运动,使用反向动力学算法对这些向量进行分析,提取两种轴向运动作为系统的基本动作,利用余弦定律计算每个关节需要旋转多少度;
交互表演步骤,从状态决策模块获得的动作向量将被逐个按顺序被计算,当一个动作向量代表的动作完成后,机器人会按顺序执行下一个向量所代表的动作,直至整组动作全部完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掌中木偶表演机器人的交互表演系统,该系统包括:
体感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体感动作的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控制程序中,用于机器人的状态决策,采集的数据具体包括:用户所在的位置、面朝的方向、用户人体的位移、用户的手势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9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