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包覆结构的磷基负极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89528.2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0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洁;孙剑彤;刘成;向黔新;周朝毅;李路;王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H01M4/583;H01M4/13;H01M10/0525;H01M10/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3 | 代理人: | 雒纯丹 |
| 地址: | 3003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包覆结构的磷基负极材料在抑制可溶性中间产物溶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包覆结构的磷基负极材料包括核心体和具有抑制磷负极可溶性中间产物溶出的包覆层;
其中,核心体是由磷单质、磷化锂、磷化钠、磷化钾或磷碳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所述包覆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25%;
其中,包覆层材料为MaXb:0 a ≤ 21,0 b ≤ 43,其中,M为金属元素,X为非金属元素,M为Al、Sn、Ce、Zn、Mn、Fe、Ti、Ni、Nb、Zr、Li、Co、Cr、Ca、V;X为第IV、第V、第VI、第VII主族的非金属元素,X为C、N、O、S、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包覆结构的磷基负极材料在抑制可溶性中间产物溶出中的应用,其中,磷碳复合材料由磷单质与碳基材料按照质量比为1:9~9:1复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包覆结构的磷基负极材料在抑制可溶性中间产物溶出中的应用,其中,磷碳复合材料由磷单质与碳基材料按照质量比为3:7-9:1复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包覆结构的磷基负极材料在抑制可溶性中间产物溶出中的应用,其中,磷碳复合材料由磷单质与碳基材料按照质量比为5:5-7:3复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包覆结构的磷基负极材料在抑制可溶性中间产物溶出中的应用,其中,磷单质为红磷、黑磷、紫磷、蓝磷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包覆结构的磷基负极材料在抑制可溶性中间产物溶出中的应用,其中,碳基材料为石墨、炭黑、碳纳米管、碳纤维、无定型炭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95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垃圾处理搬运设备
- 下一篇:网络边缘系统的业务感知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