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小板抗人球蛋白实验免疫区带分布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88787.3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9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段生宝;李勇;陈维佳;冯立岗;丁少华;王红梅;谢劲松;王玉珏;陈晔洲;魏双施;田晶晶;刘杰;王泽龙;刘永茂;隋金晶;冷向武;张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孔凡玲 |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小板 球蛋白 实验 疫区 分布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血小板抗人球蛋白实验免疫区带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抗人球蛋白,并采用免疫标记物标记得到免疫标记抗人球蛋白;
2)制备血小板悬液;
3)预先在区带分布检测卡的反应腔中加入免疫复合物分离增强介质,以在所述区带分布检测卡的分离柱中形成免疫复合物分离增强介质区域;
4)将待测样品与所述步骤2)制得的血小板悬液进行孵育反应,分离后将得到的反应产物与所述步骤1)制得的免疫标记抗人球蛋白加入所述步骤3)获得的区带分布检测卡的反应腔中反应,离心;
5)观察所述区带分布检测卡的检测窗,判定检测结果;
其中,血小板与待测样品孵育、分离后在所述区带分布检测卡的反应腔内与免疫标记抗人球蛋白反应,反应产物通过离心进入所述免疫复合物分离增强介质区域并呈现不同的区带分布:
阳性反应中血小板与相应抗体结合,然后经免疫标记抗人球蛋白桥连结合,形成颗粒型免疫复合物,穿过所述免疫复合物分离增强介质区域分布于所述检测窗下沿;
阴性反应中血小板未能与免疫标记抗人球蛋白结合,血小板与免疫标记抗人球蛋白不能穿过所述免疫复合物分离增强介质区域,仍分布于所述分离柱内;
从而通过所述检测窗内是否存在免疫标记物来判定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小板抗人球蛋白实验免疫区带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人球蛋白为羊抗人球蛋白、兔抗人球蛋白、鸡抗人球蛋白、鼠抗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小板抗人球蛋白实验免疫区带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标记物为胶体金、荧光素、量子点、放射性同位素、化学或生物发光剂、有机染料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小板抗人球蛋白实验免疫区带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复合物分离增强介质包括聚蔗糖-泛影葡胺混合物、二抗溶液,所述免疫复合物分离增强介质的比重为1.05~1.10,渗透压为280~350mmol/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小板抗人球蛋白实验免疫区带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抗为羊抗人IgG、兔抗人IgG、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或鸡抗人IgG抗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小板抗人球蛋白实验免疫区带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将待测样品、血小板悬液、低离子强度溶液加入EP管中,振荡混匀后,37℃下进行孵育反应;离心,弃上清,用含1%BSA的PBS重悬;将得到的血小板重悬液加入所述区带分布检测卡反应腔中,再加入免疫标记抗人球蛋白,37℃下进行孵育反应,离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血小板抗人球蛋白实验免疫区带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带分布检测卡为4联~8联微柱卡,所述区带分布检测卡上的每个微柱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设置的反应腔、分离柱和检测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小板抗人球蛋白实验免疫区带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窗通过直径为0.1~0.5mm的管道与所述分离柱相连,所述检测窗的厚度为0.2~1mm,所述检测窗的平面形态为长方形、正方形或扇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小板抗人球蛋白实验免疫区带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带分布检测卡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ABS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87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