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7927.5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6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濉溪初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7;H01M10/6571;H01M10/44;H01M10/052;B60L58/22;B60L58/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邢丽枝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锂电池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包括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两侧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靠近单体电池负极电连接有温控开关,所述加热板和温控开关串联且与单体电池负极电连接,所述单体电池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电箱。该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通过在低温条件下电池内部电阻大而加热板的电阻较电池电阻小,使得电流从加热板处通过并能在到达指定温度后自动断路,使得温度较低时进行较慢充电的过程中,先使加热板温度提高加热单体电池,提高单体电池内部电解液的流动性,使得低温条件下离子流动性增强,提高单体电池的充电效率,使得单体电池获得适宜温度下的电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因能真正实现“零排放”而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大,电压平台高等优良的性能成为纯电动汽车的理想动力,锂离子电池一般是使用锂合金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材料、石墨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的电池,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的移动进行电池的充放电,而纯电动汽车电池组是通过多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
但是锂离子电池在进行充电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在锂离子生产过程中,会向电池电解液中加入高熔点溶剂使电池在高温使用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是由于高熔点溶剂在电解液中混合,使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在低温环境下黏度增大,当温度过低时会发生电解液凝固的现象,导致离子在电解液中传输速率降低,使得低温度使用纯电动汽车时电容降低,使得行驶路程大大下降。
其次,由于锂离子电池生产运送及使用过程中外界环境差异,会造成每一块单体电池容量不同,而纯电动汽车电池组是将多块单体电池串联后进行充放电,在串联电池组里,单体电池容量最小的电池决定了整个电池组的容量,部分单体电池的容量衰减会影响整个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具备单体电池均衡充电的优点,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包括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两侧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靠近单体电池负极电连接有温控开关,所述加热板和温控开关串联且与单体电池负极电连接,所述单体电池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电箱,所述加热板的另一端通过下触点接头与单体电池正极电连接,所述下触点接头位于电箱的内部,所述电箱内部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活动铁芯,所述活动铁芯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且通过弹簧与电箱连接,所述活动铁芯顶端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活动触点,所述活动触点的两端均与下触点接头靠近活动铁芯的一端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电箱内部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铁芯,所述固定铁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大电阻,所述大电阻的两端电连接有单体电池,且导线均匀缠绕在固定铁芯外部,所述电箱的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铁芯两侧的支撑板,所述两侧的支撑板与固定铁芯的水平距离相同,所述下触点接头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电箱的正背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磁极一和磁极二,所述支撑板的中部靠近电箱背面位置活动安装有导电棒,所述导电棒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永磁铁,所述支撑板靠近固定铁芯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导电棒可在滑槽内上下滑动,所述导电棒两端通过导电棒弹簧与滑槽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棒的两端通过导线连通,所述导电棒两端导线缠绕在活动铁芯的中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下触点接头上方的上触点接头,所述上触点接头远离固定铁芯的两端与单体电池正负极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触点接头触点面积较大,所述活动铁芯向下移动时依旧与加热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触点在单体电池接通外电源开始充电时位于下触点接头靠近上触点接头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永磁铁的上下部分为两个磁极,所述导电棒质量较轻。
优选的,所述固定铁芯通电后形成的极板磁极与永磁铁上部磁极相同,所述活动铁芯在通过电流后形成与永磁铁上部相同的磁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濉溪初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濉溪初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