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5354.2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4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国 |
主分类号: | B60T3/00 | 分类号: | B60T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354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新能源 汽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包括车轮和分别位于车轮两侧的前挡板、后挡板,前挡板与后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均拆卸连接有底板,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滑板,前挡板与后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顶部均可拆卸连接有转动座,且位于车轮同一侧转动座与滑板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牵引杆,前挡板与后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插槽,且两个底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的一端。本发明设计合理,方便调整前挡板与后挡板的间距,能够稳固夹设在车轮外侧部分,有效增加新能源汽车车轮的前进阻力,避免车辆自启动造成工伤事故,增强工人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新能源政策的不断落实与推广范围的不断扩大,电能做为一种无污然、无噪音、无排放等特殊优势的新型能源在国内实际应用赵越来越广泛和扩大。由于新能源车辆动力源为电动机,在无其它外界信号控制的条件下,将电池、电控、电机端子用线束连接后,就能直接启动,这样在安装、调试及维修时,一旦通电连接后,车辆在无任何征兆的条件下,直接启动,这样对车下的安装人员,附近工作的人员以及周边的物品很可能造成不可预见的人身事故和较大的损失。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10863902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外壁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内壁安装有第一销轴,第一支杆的内壁通过第一销轴与底板的外壁相连,底板的底端内壁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外壁与底板的内壁相连,第一滑槽的内壁安装有第二支杆。该设计通过通过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之间的配合,在固定角码的作用下,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将顶板和顶板连接固定,提高便携式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的产品质量,节省使用者的采购成本,避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的资源浪费,适合推广使用。
但是上述专利设计的车挡装置结构设计复杂且不够合理,不便稳固夹设在车轮外侧,结构强度不足容易变形,不便为车轮提供足够的前进阻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包括车轮和分别位于车轮两侧的前挡板、后挡板,所述前挡板与后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均拆卸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滑板,所述前挡板与后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顶部均可拆卸连接有转动座,且位于车轮同一侧转动座与滑板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牵引杆,所述前挡板与后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插槽,且两个底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插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相对应的第一插槽内并与第一插槽间隙配合,所述前挡板与后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顶部均开设有第二插槽,且两个转动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相对应的第二插槽捏并与第二插槽间隙配合,且位于车轮同一侧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活动连接有同一根矩形杆,所述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均活动套接于相对应的矩形杆的外侧,所述前挡板远离后挡板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凹槽,且两个矩形杆中位于左侧的矩形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小锥齿轮,所述后挡板靠近前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内并螺纹套接有大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均位于凹槽内,所述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螺杆活动套接于两个矩形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小锥齿轮的顶侧与凹槽的顶部内壁活动抵接,所述大锥齿轮靠近大锥齿轮的一侧与凹槽靠近大锥齿轮的一侧内壁活动抵接,所述大锥齿轮的底侧与凹槽的底部内壁活动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杆的顶部、第二插杆的顶部与第二螺杆的顶部左侧均开设有圆柱形通孔,所述矩形杆的外侧与相对应的圆柱形通孔的内壁活动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国,未经王正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5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拉式智能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云端多人异地场景安全视频会议交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