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本低柔韧度高的篷布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84402.6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6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秦一庆;崔国兴;贾先亮;迟尚柱;刘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泽昊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27/40;B32B9/02;B32B9/04;B32B27/02;B32B27/36;B32B27/32;B32B7/12;B32B33/00;C09D175/04;C09D7/62;C09D5/18;C09D1/00;C09D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赵宇 |
| 地址: | 2245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本 柔韧 篷布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本低柔韧度高的篷布及其生产方法,包括表层、基层和底层,基层包括耐磨层、防腐层、防水层、骨架层、耐火层、隔热层和抗紫外线层,表层为柔性太阳能带,底层为柔性太阳能电池。该篷布与柔性太阳条融为一体,不仅可以保护篷布,而且还能起到太阳能发电的效果,节约电能,低碳环保,整个篷布挡雨遮阳效果好,成本低,性价比高,各个性能十分稳定,适应广大群众使用,整个篷布防水性能好,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漏水的现象,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不会出现粉烂的现象,耐腐蚀性能好,沿海地区使用不会出现腐烂的现象,隔热性能好,而且具有高强的抗紫外线性能,具有高强的遮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篷布领域,具体为一种成本低柔韧度高的篷布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篷布(或称防水布)是一种高强度、具有良好韧性及柔软程度的防水材料,常被用作帆布(油画布)、带聚氨酯涂层的涤纶或制作成聚乙烯类塑料。篷布通常在角部或边缘有坚固的索环,以方便用来穿绳索捆绑、悬挂或覆盖。篷布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现有的篷布功能比较单一,灵活性较差,只有阻挡雨水进行遮阳的效果,不能对照射在篷布上的阳光进行吸收发电,从而节约电源,低碳环保,而现有的篷布成本低的各个性能比较差,性能好的但是成本又比较高,不能适应广大群众使用,现有的篷布防水性能不达标,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耐磨性差,容易出现很多孔洞,耐腐蚀性差,隔热耐火性能差,抗紫外线性能差,不具有高强的遮阳挡雨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柔韧度高的篷布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本低柔韧度高的篷布,包括表层、基层和底层,所述基层包括耐磨层、防腐层、防水层、骨架层、耐火层、隔热层和抗紫外线层,所述表层为柔性太阳能带,所述底层为柔性太阳能电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1-1.5mm、防腐层的厚度为0.5-1mm、防水层的厚度为0.5-1mm、骨架层的厚度为0.5-1mm、耐火层的厚度为0.2-0.5mm、隔热层的厚度为0.5-0.6mm、抗紫外线层的厚度为0.3-0.6mm,所述表层和底层均通过多异氰酸酯粘剂粘接在基层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由碳纤维20-25份、木炭纤20-25份、腈纶纤维20-25份、涤纶20-25份、抗氧化剂5-10份、增塑剂5-15份和填充溶剂10-15份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腐层由亚麻纤维15-20份、涤纶纤维15-20份、竹纤维15-20份和丙纶纤维15-20份通过经线和纬线混纺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由聚氨酯10-15份、改性P型沸石20-30份和乙酸乙酯15-20份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骨架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火层由陶瓷粉末12-16份、氧化铝8-15份、硅藻土15-20份和耐火涂料10-15份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层由纳米二氧化钛8-12份、氧化锡锑10-15份、水性聚氨酯12-16份、润湿剂12-15份、增稠剂10-13份、分散剂10-16份以及成膜助剂8-12份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紫外线层由二苯酮类紫外线吸收剂15-20份、纳米二氧化钛8-10份、纳米氧化锌6-10份、去离子水8-15份、丙烯酸5-10份以及引发剂过硫酸钾10-12份构成。
一种成本低柔韧度高的篷布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泽昊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泽昊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4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