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走驱动锁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2642.2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好;王涛;王萍;王媚;杨英英;潘震;郑玉丽;任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12 | 分类号: | B01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硕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行走驱动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支架,所述驱动支架的两侧设置有穿过所述机架的侧梁的侧梁套接孔,并且所述驱动支架上设置有在所述侧梁上行驶的滚轮和驱动所述滚轮转动的液压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上的锁紧机构,所述液压驱动装置连接并带动所述锁紧机构移动;其中,所述驱动支架在液压驱动装置驱动滚轮沿所述侧梁上行驶到预定位置时,所述锁紧机构在液压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移动从而与所述侧梁接触并锁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走驱动锁紧装置,属于压滤机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压滤机一般由压滤机的两端固定结构、横梁、滤板和滤板压紧装置所构成,通过滤板的开、合、及压紧形成相对封闭的过滤空间,利用入料压力或隔膜腔体挤压水形成的压力,将物料中的液体挤压透过滤板腔体两侧的滤布,进入滤布和滤板间的导水区,排出滤液。固体类物质因无法透过滤布而被截留在滤板的腔体内,实现物料的固液分离。由于截留在滤板腔体内的物料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拉开滤板来排出滤饼(压滤机滤布截留的固体),因此,一般压滤机只能采用序批式工作方式进行工作,需要经过合板、压板、进料、挤压、开板、卸料和清洗等几个步骤来完成。
压滤机的合板压力一般来自于液压油缸,由液压泵提供动力,液压站提供控制,通过油缸实现动作,包括滤板的开、合和挤压。对于横向卧式压滤机而言,油缸处于水平工作状态,油缸无法伸出过长,因此导致大多数压滤机的开板行程较小,无法同步开、合滤板,需要一块一块来开、合,工作周期长,效率低,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
油缸所提供的动力较大,比较适合用于滤板挤压,而滤板的开、合所需要的动力较小,不太适合采用油缸作为动力。反而由于采用油缸作为动力所提供的动力太大,一旦滤板开、合的过程中存在异常,油缸提供的过大动力会导致压滤机二次破坏。而要想提高压滤机的效率,就需要压滤机的所有滤板同步开、合,而所需要的开、合行程又太长,油缸又无法提供这么长的开合行程。
因此,采用依赖马达(液压马达或电动马达)提供动力进行压滤机滤板开、合,而液压油缸仅仅在合板到位后提供压滤机滤板的压合动力,这样既可以使液压油缸行程最小化,同时也可以实现压滤机的所有滤板同步开、合,大大提高压滤机的工作效率。但是通过马达控制行程的方式相比于油缸控制行程稳定性差,到达合适的位置时不能稳定固定,容易回退或前后晃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压滤机滤板的行走驱动装置,能够通过活动端板在机架上行驶来带动滤板开合,在活动端板行驶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锁紧机构与侧梁锁紧,提供足够的合板压力,避免回退。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行走驱动锁紧装置,包括:
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支架,所述驱动支架的两侧设置有穿过所述机架的侧梁的侧梁套接孔,并且所述驱动支架上设置有在所述侧梁上行驶的滚轮和驱动所述滚轮转动的液压驱动装置;
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上的锁紧机构,所述液压驱动装置连接并带动所述锁紧机构移动;
其中,所述驱动支架在液压驱动装置驱动滚轮沿所述侧梁上行驶到预定位置时,所述锁紧机构在液压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移动从而与所述侧梁接触并锁紧。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上的滑动导轨和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导轨上的滑动锁紧件;
所述滑动锁紧件连接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并且在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滑动,从而与所述侧梁压合或分离。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锁紧件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设置在侧梁的两侧,并且两个滑动锁紧件的运动方向相反;
锁紧时,两个所述滑动锁紧件相向运动,从而夹紧所述侧梁;解锁时,两个所述滑动锁紧件相反运动,从而与所述侧梁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