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分区、分段动态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82124.0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2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建;任恒;王平;李鹏程;王希之;张玉群;李莹莹;梅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7;G06N3/04;G06N3/08;G06K9/62;E21D20/00;G06F111/06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何金芳 |
| 地址: | 411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顶板 稳定性 分区 分段 动态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分区、分段动态评价方法,步骤如下:获取影响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引入附加动量项形成改进型BP神经网络;对改进型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BP神经网络测试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稳定性;根据输出结果绘制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等值线图;根据得出的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等值线图设计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控制方案,实现分区、分段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控制;实施了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控制方案后,持续监测其影响因素的实时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测试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实时稳定性,当实时的稳定性等值线图与实施措施不对应时,调整控制方案,实现动态控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测试领域,尤其涉及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分区、分段动态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自1956年开始将锚杆应用于煤矿巷道,经过数次技术攻关,目前,锚杆支护已成为煤矿巷道主要支护结构。大型现代化矿区,95%以上的煤巷都采用锚杆支护,与传统支护方式相比,锚杆支护技术在控制煤巷围岩变形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越性,然而,矿区各生产矿井的锚杆支护也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方面,锚杆支护设计过于保守;另一方面,锚杆支护煤巷顶板事故也经常发生,成为锚杆支护技术在煤巷中大范围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究其原因,煤系地层赋存条件十分复杂,不同巷道、同一巷道不同位置煤巷顶板稳定性均存在差异。而且,与岩层顶板相比,煤层更为软弱,随着时间的推移,煤巷顶板稳定性时刻处于动态变化过程。若将整条巷道稳定性只划为某一稳定类型,进行锚杆支护设计,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对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合理分类,分区、分段动态控制是矿区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现实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煤矿巷道不能进行分区、分段动态控制的问题作出改进,提供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分区、分段动态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影响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
S2:对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形成训练集;
S3:建立基础BP神经网络,并通过引入附加动量项对基础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形成改进型BP神经网络;
S4:输入训练集对改进型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当改进型BP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达到设定的误差精度时训练完成;
S5:利用完成了训练的BP神经网络测试锚杆支护的稳定性,输入经过预处理的影响因素的数值得到输出结果;
S6:根据S5得到的输出结果绘制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等值线图;
S7:根据S6得出的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等值线图设计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控制方案,实现分区、分段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控制;
S8:按照步骤S7的控制方案实施了锚杆支护后,持续监测其影响因素的实时数据,重复步骤S5和步骤S6得出实时的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等值线图,当与实施的不一致时,调整控制方案,实现动态控制。
作为上述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分区、分段动态评价方法的一种改进,改进型BP神经网络是在基础BP神经网络中加入动量项,改进型BP神经网络的BP权值算法的调节公式为:
其中,η为学习因子;t为学习次数;α为势态因子,它决定上次学习的权值变化对本次权值更新的影响程度;E为样本输出误差;wij为节点i和j之间的权值;
作为上述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分区、分段动态评价方法的一种改进,影响因素的数量为6个,分别为离锚杆支护顶板表面距离最近的单层厚岩层的厚度D、单层厚岩层单轴抗压强度σc、单层厚岩层距锚杆支护顶板表面的距离L、反映采动影响的指标直接顶厚度与采高的比值N、巷道跨度B和巷道埋深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