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频振动辅助切入式电解车削加工方法及实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1742.3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2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赵建社;王忠恒;包先知;刘瑞琦;郝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3/10;B23H9/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振动 辅助 切入 电解 车削 加工 方法 实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振动辅助切入式电解车削加工方法及实现装置,属于电解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回转工件相对于内喷液工具同时作转动和低频径向振动,能够促进加工区域电解液更新、提高材料去除率和加工圆度;通过封液板与封液腔紧密贴合形成随动于内喷液工具的密闭流场空间,能够减少内喷液工具非加工部位的电解液泄流、保障加工区域电解液流量充足供给,提高加工稳定性;将切入式电解车削加工过程划分为径向深切加工和周向精确成形加工,兼顾了切入式电解车削材料去除率和加工质量。所述实现装置包括封液装置、内喷液工具、回转工件、振动装置和旋转装置。本发明对提高回转工件材料去除率、加工稳定性和加工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频振动辅助切入式电解车削加工方法及实现装置,属于电解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是航空航天、高铁动车、通讯卫星等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基础件,轴承失效将影响整体装备的服役性能及工作安全,甚至产生灾难性事故。轴承套圈是轴承的三大零件之一,其滚道加工质量对轴承产品的精度、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等都有直接影响。目前,主要采用切入式磨削和硬车削工艺去除滚道热处理后的加工余量、并保证加工精度。但粗磨加工后的轴承套圈表面容易产生烧伤和裂纹,且后续油石光整加工也难以完全消除;而硬车削加工对工件装夹要求较高、刀具损耗也较为严重。
切入式电解车削加工方法,基于电化学阳极溶解原理,并借助旋转的内喷液工具对回转体零件进行加工,能够满足高硬度、难切削轴承钢材料的加工需求,有望在轴承滚道加工中得到应用。但现有研究表明,采用侧壁开设通液孔(或通液槽)的旋转工具对回转体零件进行电解加工,工具的有效加工面积较小、材料去除率不高。此外,工具非加工部位流出的电解液无法进入加工区域,电解液利用率不高,加工区域容易产生流量不足、缺液等现象,影响加工过程的稳定进行。
采用旋转工具环形深切的电解加工方法,将工具切入工件内部、工件同时作极低速转动,能够增大加工面积、提高材料去除率,但已加工部位容易产生二次腐蚀,加工圆度和表面质量仍然不高。因此,只适用于回转体零件大余量高效去除加工,难以满足高精度加工需求。
采用块状(或片状)内喷液工具径向进给射流电解车削的加工方法,能够避免内喷液旋转工具非加工部位的电解液泄流、提高电解液利用率,但加工区域电解液呈显著发散性流动、流场稳定性不高,工件材料难以均匀去除。
发明内容
1、本发明针对目前回转体零件电解车削加工的不足,提出一种封闭式流场空间随动于内喷液旋转工具的低频振动辅助切入式电解车削加工方法及实现装置,提高回转体零件材料去除率和加工稳定性、改善加工圆度,推动切入式电解车削在轴承滚道精密加工中的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频振动辅助切入式电解车削加工方法,基于电化学阳极溶解原理,采用旋转的内喷液工具对回转工件进行加工,内喷液工具和回转工件分别绕各自轴线作旋转运动,回转工件相对于内喷液工具径向作低频振动,内喷液工具相对于回转工件径向作连续进给;内喷液工具侧壁沿径向均匀开设有出液孔,非加工部位出液孔流出的电解液进入封液板和封液腔形成的密闭流场空间,并通过出液管回流至电解液循环过滤系统;切入式电解车削加工过程划分为径向深切加工和周向精确成形加工,径向深切加工时回转工件转速较低、内喷液工具进给速度较高并逐渐切入回转工件内部,而周向精确成形加工时回转工件转速较高、但内喷液工具进给速度较低且加工间隙较小。
所述封液板和封液腔形成的密闭流场空间随动于内喷液工具;径向深切加工时回转工件转速为0.1rpm~1rpm、振动频率为30Hz~50Hz、振幅为0.05mm~0.1mm,内喷液工具进给速度为0.5mm/min~2mm/min;周向精确成形加工时回转工件转速为60rpm~600rpm、振动频率为30Hz~50Hz、振幅为0.3mm~0.5mm,内喷液工具进给速度为0.05mm/min~0.2mm/min、内喷液工具和回转工件的最小加工间隙为0.02mm~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1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玻璃制造用层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爬架系统及其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