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头枕管生产线及头枕管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9639.5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8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创(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3Q3/08;B23Q7/00;B24B29/08;B24B27/00;B24B41/00;B07C5/34;B07C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谢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头枕管 生产线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头枕管生产线及头枕管生产方法,全自动头枕管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管料储料仓、第一机械手、双头缩管机、第二机械手、卧式插齿及、抛光机、检验机、第三机械手、弯管机、第四机械手、立式插齿机及校正机。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全自动头枕管生产线可以全自动生产头枕管,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只需人工一键启动设备,极大地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全自动化生产能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品质,设备紧凑,占用面积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类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头枕管生产线及头枕管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管类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目前市场上的加工设备主要为单机设备,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人工完成,并且每完成一道工序需要对物料进行拾取、存储及运输,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成本,并且采用单机设备,导致生产所用的设备占用面积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之一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头枕管生产线,其包括管料储料仓、第一机械手、双头缩管机、第二机械手、卧式插齿机、抛光机、检验机、第三机械手、弯管机、第四机械手、立式插齿机及校正机,该全自动头枕管具有可全自动生产头枕管、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极大减少人力需求、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设备紧凑、设备占用面积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头枕管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管料储料仓、第一机械手、双头缩管机、第二机械手、卧式插齿机、抛光机、检验机、第三机械手、弯管机、第四机械手、立式插齿机及校正机;
所述管料储料仓包括仓体、设置在所述仓体内的上料组件及设置在所述仓体朝向所述第一机械手一侧的存管组件;所述第一机械手横跨所述管料储料仓及所述双头缩管机;所述双头缩管机包括缩管工作台及分别设置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机械手的送料方向两侧的缩管组件;所述第二机械手横跨所述双头缩管机、所述卧式插齿机及所述抛光机;所述卧式插齿机包括卧式插齿工作台及设置在所述卧式插齿工作台上的卧式插齿组件及旋转组件,所述抛光机包括抛光工作台及设置在所述抛光工作台上的多个砂轮组件,且所述抛光工作台朝向所述第二机械手的一侧设有送料组件;所述检验机包括检验工作台及设置在所述检验工作台上的接料组件、检验组件;所述第三机械手横跨所述检验机及所述弯管机;所述弯管机包括弯管工作台及设置在所述弯管工作台上的推料组件及弯管组件;所述第四机械手可分别与所述弯管机、所述立式插齿机及所述校正机对接;所述立式插齿机包括立式插齿工作台及设置在所述立式插齿工作台上的立式插齿组件;所述校正机包括校正工作台及设置在所述校正工作台上的校正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固定承料板及活动上料板,所述仓体内沿管料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固定承料板,所述固定承料板的上部呈阶梯状设置,所述固定承料板的上部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承料面,所述活动上料板与所述固定承料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承料板的一侧设有上料气缸,所述上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活动上料板连接;
所述存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仓体内沿管料长度方向两侧的存管槽、顶升气缸及存管块,所述存管槽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承料板的顶端对接,所述存管槽的另一侧与所述存管块对接,所述顶升气缸位于所述存管槽另一侧的下方,且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存管槽;
通过这样设置,所述上料气缸的活塞杆伸缩可以驱动所述活动上料板相对所述固定承料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活动上料板将位于所述仓体内的管料上料至所述承料面上,并且由于所述承料面倾斜设置,管料在所述承料面的导向作用下暂存在所述承料面与所述固定承料板的侧壁之间,所述上料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多次动作后,管料逐渐上料至所述固定承料板顶端的承料面上,所述承料面将管料导向至所述存管槽内,所述固定承料板设有多个所述承料面,可以降低所述上料气缸所需移动的行程,从而缩小所述仓体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创(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源创(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9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过滤器
- 下一篇:雷达人体动作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