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气性PE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7278.0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8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翁星星;贾培梁;沈亚定;盛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2;B32B27/36;B32B27/12;B32B9/04;B32B33/00;B32B27/04;B32B27/40;B32B9/02;C08J7/04;C08J5/18;C08L23/06;C09D175/04;C09D1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玉凤 |
地址: | 2132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性 pe 复合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气性PE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功能层、衬布,所述面料由功能层与衬布复合制得,所述功能层包括聚烯烃隔膜和包裹层,所述聚烯烃隔膜包括以下组分: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本发明通过复合面料中功能层的设置,使得包裹层包裹附着于聚烯烃隔膜层表面,并占据聚烯烃隔膜表面的孔隙,微波处理破裂包裹层中乳化形成的微泡,在聚烯烃隔膜的孔隙中形成多个微孔,提高包裹层的孔隙度,提高所制功能层的透气性,并确保功能层的防水性能,同时功能层原料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所制功能层的柔韧性、耐水、抗紫外线、抗摩擦、抗老化等性能,实现所制复合面料的防护性能和高透气性,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透气性PE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面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包括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非织造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并经过粘结贴合而成,与常规面料相比,具有多种优良的性质,PE复合面料以聚乙烯为原料制备功能层并与其他材料粘结贴合所得的一种面料,经双向拉伸所制的聚乙烯薄膜,由于聚乙烯自身的性能,其表面的孔隙分布、数量,孔径大小,复合面料的材料等均会对所制复合面料的透气性造成影响,而现有的一些PE复合面料,其透气性的实现常带来抗渗水能力的损失,且硬度较高,舒适性较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透气性PE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气性PE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透气性PE复合面料,包括功能层、衬布,所述面料由功能层与衬布复合制得,所述功能层包括聚烯烃隔膜和包裹层,所述聚烯烃隔膜包括以下重量组分:63~75份低密度聚乙烯、4.1~15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9.7~15份高密度聚乙烯,所述包裹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14.3~20.5份改性聚氨酯、10~13份改性乙烯醇,所述衬布包括以下重量组分:60~70份改性棉纤维、20~30份聚酯纤维、5~10份聚氨酯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聚氨酯包括以下重量组分:7~10份聚醚二元醇、7.3~10.5份甲苯异氰酸酯、1~3份聚四氟乙烯、0.1~0.3份氨基硅烷,所述改性乙烯醇包括以下重量组分:5~7份聚乙烯醇、0.03~0.12份焦磷酸钛,所述改性棉纤维由棉纤维采用改性二氧化硅进行预处理制得,所述聚氨酯纤维由二氧化硅空心微球、聚氨酯熔融挤出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包括以下重量组分:1.5~5份二氧化硅空心微球、0.5~1.5份丝素蛋白、0.5~0.8份月桂酸单甘油酯。
进一步的,所述聚烯烃隔膜的厚度为0.03~0.06mm,所述聚烯烃隔膜的孔径为50~100um,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0.18~0.22mm,所述功能层的孔径为3~7um,所述衬布为纤维混纺面料,所述衬布的厚度为0.50~0.58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定了功能层的孔径为3~7um,在该孔径下能够阻挡雨水中直径最小的轻雾,起到较优异的防水作用,同时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功能层的孔径、孔隙数目受限于聚烯烃隔膜的孔径,而功能层的孔隙数目过多会导致复合面料的力学性能大幅下降,因此本申请限定了聚烯烃隔膜的孔径为50~100um,使得复合面料在保证其力学性能的同时,依旧具有较优异的防水性能,并实现其高透气性能,且能够降低功能层的导热系数,实现保暖性能;聚烯烃孔径限定为50~100um,该孔径小于水珠、雨滴的直径,因此也避免了水珠、雨滴的渗入,防水性能更优异,且50~100um的孔径为常规加工孔径,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一种高透气性PE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功能层:
a)制备聚烯烃隔膜:取聚烯烃隔膜原料制片并进行双向拉伸,制得聚烯烃隔膜;
b)制备包裹层:取聚烯烃隔膜浸渍于包裹层原料所制溶液中,取出静置后干燥,形成包裹层,制得功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7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