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康复机器人手臂旋转平台模块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74219.8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学;刘政;杜晨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王美兰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 机器人 手臂 旋转 平台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康复机器人手臂旋转平台模块,包括旋转平台驱动电机、旋转平台、旋转平台盖板、安装柱、旋转平台底板;所述旋转平台驱动电机以及所述旋转平台安装在所述旋转平台底板上,所述旋转平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平台,用以驱动所述旋转平台旋转;第一螺钉通过推力球轴承压紧所述旋转平台盖板,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旋转平台中间设置的空心部;所述旋转平台底板上设置两个机械限位块。本发明经过合理地设计,通过旋转平台模块改变立柱所连接康复机器人手臂的位置,且运动时不易与患者头部发生干涉。本设计降低了机器人的制造成本,降低了该模块机构复杂度,适应性广,有较强的实用性,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康复机器人手臂旋转平台模块。
背景技术
传统康复治疗方式通常由医院康复治疗师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这种方式存在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面对大量需要康复的患者,大型医院康复中心通常人满为患,康复治疗师数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②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康复治疗师体力消耗大,工作强度大。
③康复治疗师一对一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往往效率低下,同时占用过多的医疗资源。
④人工辅助患者康复训练的过程中,理疗师难以精确控制训练参数。
⑤康复治疗师依据其自身经验和业务水平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导致康复训练的疗效将存在一定差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康复机器人逐渐走进康复医疗市场。相比于传统康复训练方法,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具有以下优势:
①康复机器人可以长时间工作,不受康复治疗师自身体能限制,能够辅助大量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将康复治疗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②一位康复治疗师可以控制多个康复机器人辅助不同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让康复治疗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
③康复机器人可以辅助患者实现较为精准的康复训练,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④相对于康复治疗师的人力成本而言,推广使用康复机器人,有利于降低康复医疗成本。
⑤康复机器人可以量化康复过程,有利于康复评定。
综上所述,设计研发康复机器人,有利于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康复成本,对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上肢康复医疗设备在功能实现上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外骨骼穿戴式,此类系统一般采用穿戴式机械结构,与患肢之间多点接触,由于需要与患肢紧密接触,因此对系统安全性要求太高,不易实现,而且其机械结构设计和控制策略都比较复杂,不便于生产也不便于家庭和医院使用,因其关节驱动过多,机械结构自重比较大,惯性较大,也不能根据所需随时改变速度。另一类为末端牵引式,即上肢康复设备的末端牵引机构与患者手臂某一部分相连接,由末端牵引机构运动带动患肢进行康复训练。
而末端牵引式的康复设备通常具有旋转平台。如申请号CN201910392311.X的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多关节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伸缩立柱、横向旋转平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一角度传感器和第二角度传感器,该发明专利针对患者整个上肢多关节训练,也可以针对腕关节或肘关节进行单关节训练。该旋转平台仅仅是普通的旋转平台,无法改变手臂位置,同时其采用悬挂式,旋转平台容易与患者头部发生干涉,影响康复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康复机器人手臂旋转平台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4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